翻新时间:2023-08-07
《梅花魂》教学片段
从“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的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入手。
问:课文的哪几个画面让你感受到这颗眷恋祖国的心?
引出(抓住)三个画面:
1、第二段,读诗落泪。
2、第4~11段,谈回国哭泣。
3、第12~13段,赠墨梅谈品格。
一、第二段(读诗落泪部分)教学
出示整段,“每当……手背”部分突出颜色,读:
1、你看到一个怎么样的画面,一个怎样的老人,体会到什么?把你的感受读进去。
2、理解古诗句含义:
当外祖父读着这些诗句的时候,他的眼前会出现些什么画面(进入外祖父的感情世界)?试着来像外祖父一样读读这些诗句。谁能进入外公的情感世界再读这句话?
3、教师注意到,文中提到了“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还“一遍又一遍的教我读唐诗宋词”,这和外公的哭有联系吗?(……)那么你知道外公还可能读到哪些诗句呢?指名背。后,(正是这些经、史、诗、词,……,这是外公精神上的根。)齐读本段。
二、第4~11段(谈回国哭泣)
出示:
1、你读到的是怎样一个画面(从哪些字词里读出的),谈谈你的理解。
2、当我邀请外公一起走,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引读一下,外公想到了一些什么竟让他像小孩一样毫不掩饰地哭起来?每个学生讲后即让读“想不到……哭起来……”
3、是啊,回国对于我们来说多么重要,连我这样一个小小的女孩,也充满了欢乐──齐读“哦!祖国……欢乐。”当外公想到回国的时候,他会想到祖国的哪些?(音乐《我的中国心》轻轻起)学生谈毕,师:可是外公年纪太大了,他──,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段话,再一次走进一个华侨老人的心吧。配乐加歌词: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齐读。
三、12~13段(赠墨梅谈品格)
出示:
1、你读出的是怎样的画面,从哪里感受到的(外公的郑重)?
体会词语:郑重地递给、白杭绸包着。
2、指读外公的话:
你觉得外公的话里讲了几层意思?
(三层:梅花的品格,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人应有的秉性。)
3、指读第一层:坚定: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是的,梅花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历代的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文章。你能为大家朗诵吗?……是的,不仅是梅花为中国文化留下了这么多不朽的诗篇,更是中国文化赋予它坚定的品格、高贵的灵魂、不屈的骨气!来,让我们一齐读读这句话。
4、顺着让学生读下来:
你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哪些这样的顶天立地富于气节的人物吗?
学生讲毕。
师:同学们,不仅仅是这些英雄人物有着这样的顶天立地的气节,整个中华民族都是这样的呀!当1840年英帝国主义的大炮打开我们的国门,当1900年八国联军的硝烟燃遍整个北京城,当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向整个中国大地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何曾低头折节,何曾向这些邪恶的势力屈首求饶过!这就是梅花的精神,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呀!来,让我挺起胸,一齐将外公的这段话读出来,读进我们的心里!生齐读
5、顺着学生末句话:
是的,就是这种精神一直在激励着外公,让他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能永葆气节。让我们再次记住外公的教导──齐读末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梦想
- 名字的来历
- 秋天的雨
- 小草
- 美丽的海南
- 我家的小院
- 迷人的春天
- 观察日记-小蚂蚁
- 放风筝
- 开学第一天
- 葡萄
- 假如我是老师
- 九龄公园
- 纸奶奶的生日
- 迷人的葫芦岛
-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原告资格问题研究(1)论文
- 劳动力派遣在我国当前存在的价值探讨(1)论文
- 金融交易的适合性原则研究(1)论文
- 浅析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陶艺
- 企业登记: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1)论文
- 试论长笛规范演奏技术技法探析
- 电影•执着•精神
- 浅析中国电影市场虚浮下的中国电影精神
- 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1)论文
- “限购令”与“涨价归公”(1)论文
- 中国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的思考(1)论文
-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反思(1)论文
- 论排放权市场的时空维度:低碳经济的立法基础(1)论文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法律监管探析(1)论文
- 中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以及中西文化的交融
- 《找春天》教学设计11
- 《找春天》说案
- 《找春天》教学设计14
- 《找春天》教学设计13
- 《找春天》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找春天》教学设计12
- 《找春天》字词
- 《找春天》教学设计10
- 《找春天》教学设计15
- 《找春天》教学设计6
- 《找春天》课后题解和探究活动
- 《找春天》教学设计7
- 《找春天》教学设计3
- 《找春天》教学设计5
- 《找春天》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