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鲸》片断赏析
【案例描述】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生:喜欢。
师:你喜欢什么动物?
生:我喜欢蓝孔雀。
生:我喜欢鸭嘴兽。
生:我喜欢熊猫。
师:你们愿意以各种动物的身份介绍他们的某一特点,或者以他们的口吻说说他们的心里话。
学生稍做准备。
生:我是一只东北虎,我的皮毛的颜色虽然没有东南虎的皮毛颜色鲜艳、漂亮,但是我们的全身都是宝。虎皮可以制成高级的皮裘大衣,虎骨可以入药入酒,治疗风湿等疾病。我们能为人类作贡献,我们心里可自豪了。
生:我是一只大熊猫,在竹子开花,我们面临灭亡的威胁时,人类──我们动物的朋友为我们捐钱,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是我们转危为安。我代表大熊猫家族中心的感谢人类。
生:我是一只东北虎,我的家族成员已经少的可怜,我郑重的向人类发出警告:请保护我们,否则在地球上,你们见到的将是东北虎的标本。
【教学环节分析】
这一教学环节是我在执教语文《鲸》一课在结尾出的设计。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把思想教育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创设一个换位表演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关心动物的情感。这一环节有这样几点成功之处:
1、换位表演,激发兴趣,渗透思想教育:
学生的年龄是十一、二岁,正是喜欢模仿的年龄,而且他们喜欢各种动物。老师设计这一环节,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用这种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拉进了人与动物的距离,使学生更加热爱动物。
2、内化语言,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课下搜集各种动物的资料,他们要以各种动物的身份表现出来,就要认真的阅读,积累语言。在课堂上,换位表演,是学生把积累的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再有学生在课堂上还可以互相借鉴,激发灵感,有利于取长补短,学习语言。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学生的表现力较差:
这一不足,一方面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比较保守,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上比较欠缺。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学生的年龄越开越大,有些不好意思,放不开手脚。
2、学生的语言较贫乏:
学生平时看书较少,语言积累量不够,心中有这种感情,却不知如何表达。分析原因,一时家庭文化氛围不好,再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虽有意识要求学生积累语言,但是检查件都的力量不够。多数学生积累了语言,而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较少,不能使知识很好的迁移,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不足,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给学生创设表现自己的情景,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并做到课内、外结合,把课上学到的知识、方法通过课本剧表演、讲故事、沿江等形式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觉得积累名人名言、格言、言语、歇后语等丰富学生的语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着运用,帮助理解文章内容,也是一种丰富语言的好方法。
以上是我对这一节课的反思,有成功也有不足。哪里有不足,哪里就是中国,今天的不足就是明天的成功之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象转学读后感
- 报名
- 马小虎先生养马
- 这是谁的照片
- 夏天
- 在阅读中成长
- 看日食
- 我想飞
- 我有许多的纸
- 邻家小男孩叫“定时炸弹”
- 樵夫和蛇
- 家乡的板鸭
- 我有步步高点读学习机了
- 爬 山
- 童年
- 浅谈网络营销中的客户信息管理(1)
- 五觉设计原理的城市规划初探
- 论二十世纪汉语诗歌的艺术转变
- 对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思考
- 佛教与中国文学二
- 网络营销盈利模式及其创新思路探究(1)
- 二十世纪考古文献与楚辞研究
- 谈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的几点认识(1)论文
- 地铁空间的艺术制作阐述
- 浅谈我国旅游饭店网络营销的发展(1)
- 第三道路世纪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 裴小革:国外学者如何看待《资本论》
- 浅谈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1)论文
- 汉代艺术的特性综述
- 谈二胡的气功态演奏之己见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想
-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