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7
听王渊老师《钓鱼的启示》有感
《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的启示一事,从而说明一个人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钓鱼过程中有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启示部分的句子比较难懂又包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课文比较深奥,如何让学生受到一次道德的洗礼,受到一次熏陶和感染,情感上产生一种震撼,这是这篇文章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活动中,王渊老师能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优选组合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释化疑点,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一、强调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
在教学中,王老师结合学生学习的难点,启发学生就“启示”提出疑问、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来解决问题。“作者在钓鱼时发生了事?又得到什么启示?”“这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人的‘鱼’是什么?”
二、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理活动时,我鼓励学生在有关的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进而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完善体验。可以看出,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例如对“‘可是再也不能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体会到了难受、伤心、委屈等,这些都是很有见解的体验。
三、抓语言空白点,感悟父亲语重心长的话语背后的意蕴
《钓鱼的启示》是蕴含人生哲理、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是文体人文性的一面。语文课应该有语文味,要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奠基学生的精神。课堂中,要立足于文本,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整合。教学中,王老师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父亲不容争辩,难道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心动过?从而让学生在模拟的争辩中体会到“放鱼”的可贵之处在于无人知晓下的“诚实”“守信”,又通过练笔,将父亲话语背后的意蕴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促成价值观的达成。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促使人文目标的达成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整合。
四、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
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他做得对不对?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然后引发学生想象:“这与那条鲈鱼相似的鱼是什么?“当你一次次的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父亲会告诫我什么?接着巧妙地引出原文中父亲的话。最后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体验:要是站在道德的十字路口,遇到这样的或那样的“鱼”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总之,在此课的教学中,王老师做到了凸现语文本体,强调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整合。同时又强调自主感悟,个性解读。《课文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潜心涵咏,品析诵读,切己体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自由充分对话中,入情入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张发错的报纸
- 比赛结束了
- 烤馍记
- 保护动物爱护环境——读《黎明前的营救》有感
- 假如我是班干部
- 挣钱
- 煎鸡蛋
- 泪水凝聚的爱
- 游比干庙
- 春天里的金湖边
- 雷雨之前
- 山村交响曲
- 我们的朋友
- 我伤心的一讲事
- 我是水我呼唤
- 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初探
- 企业法定代表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审计方法
- 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信息披露与规范
- 地方审计机关在依法审计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 德国内部审计模式新发展
-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及风险控制
-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 风险导向型审计初探
- 对委托理财进行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对企业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探讨
-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借鉴与完善
- 对国有企业年报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 浅谈防范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 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 《社戏》课文阐释
- 《社戏》生字解析
- 鲁迅对京剧的态度与《社戏》
- 《社戏》重难点讲解
- 《社戏》中的一个疑难问题
- 美丽的《社戏》 不朽的经典
- 《社戏》知识归纳
- 一生情缘忆恩师 鲁迅津门看社戏
- 《社戏》的叙事技巧
- 《社戏》重难点点拨
- 《社戏》预习提示
- 鲁迅故乡社戏闹
- 《社戏》课文导读
- 《社戏》学法点拨
- 对《社戏》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