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06
《落花生》课后延伸案例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深刻思想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但课堂上不能面面俱到,要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深刻,引导要得法。在教学完《落花生》的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要做怎样的人。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阅读,已经知道文章是将花生、桃子、石榴、苹果作对比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那么,你长大了准备做像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准备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呢?为什么?
生:我准备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因为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生:我也准备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因为它默默无闻,不求名利。
生:我也准备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因为花生对人们有好处。
(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定势。)
师:你们都不准备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吗?未来的社会需要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啊!
(教室里出现了冷场,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手。)
生:我说做像花生那样的人也不算好。它躲躲藏藏,不让人发觉。
师:发觉这样的人,真需要“伯乐来识千里马”呢!
(生哄然一笑。)
生:我准备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
师:为什么?
生:它们成熟了,高高地站在枝头上,召唤着人们,既漂亮、神气,同时又对人们有好处。
师:对啊,外表美,心灵又美,何乐而不为呢?
(生又哄然一笑。)
师:那么父亲议花生,是不是有意识地说桃子、石榴、苹果不好呢?
生:不是。
师:对!父亲的话使我们领悟到:做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做人的关键是对别人有好处,对社会有贡献。有位作家说过:我们这个地球好比一个旅店,而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就好比这个旅店里的旅客。如果每个人都从这旅店里带走些什么,那么这个旅店就会越来越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给这旅店里留些什么,那么这个旅店里就会越来越富有。
【反思】
《落花生》一文借物喻理,包含了深刻的做人道理。但这些道理的领悟要得法地引导,从而使学生大胆思维,各抒己见。上述教例中,教师通过质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从而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轻松自然地学得更深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爬 山
- 夏天
- 我有步步高点读学习机了
- 小象转学读后感
- 童年
- 看日食
- 马小虎先生养马
- 我想飞
- 在阅读中成长
- 家乡的板鸭
- 这是谁的照片
- 樵夫和蛇
- 我有许多的纸
- 邻家小男孩叫“定时炸弹”
- 报名
- 汉代艺术的特性综述
- 二十世纪考古文献与楚辞研究
- 浅谈我国旅游饭店网络营销的发展(1)
- 地铁空间的艺术制作阐述
- 浅谈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1)论文
- 网络营销盈利模式及其创新思路探究(1)
- 五觉设计原理的城市规划初探
- 谈二胡的气功态演奏之己见
- 第三道路世纪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 佛教与中国文学二
- 对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思考
- 浅谈网络营销中的客户信息管理(1)
- 谈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的几点认识(1)论文
- 裴小革:国外学者如何看待《资本论》
- 论二十世纪汉语诗歌的艺术转变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想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珍珠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