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8
《珍珠鸟》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你家养鸟吗?
生:养。
师:养的什么鸟呀?
生:鹦鹉。
生:黄鹂鸟。
……
师:你能简要说说,你家是怎么养鸟的呀?
生:清晨,我爷爷会提着鸟笼去公园溜鸟,中午,会喂鸟儿专门的饲料。
师:是呀,养鸟是一种乐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鸟的文章。
(学生齐读课题:珍珠鸟。)
(评:语文来源于生活,用学生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把学生和教材的距离拉近,引起学生和作者的共鸣。“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师:课文大家已经预习了,现在我们来交流读书的情况,课文共有7节,请7位同学来读,其它同学当好小老师听听他们是否读正确、读通顺了。
师:下面请同学观察插图,看看作者与珍珠鸟的关系怎样?
生: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生:我从图上珍珠鸟站在作者的肩上,而作者脸带微笑地看着珍珠鸟这幅情景看出,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评:此时,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动物和人融洽的生活情景入手,激发他们关爱鸟类、关爱动物的思想意识。因此,插图中也渗透着人文精神素材。教师要努力发现并运用文中的人文素养,去滋养下一代。)
师: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节写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课文的第四、第五、第六节。
师:请三位同学把四、五、六三节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节写的珍珠鸟与作者的关系是不是一样?
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生:先是珍珠鸟和作者交朋友,后来讲他们成了好朋友。
师:好,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样交上朋友的。
(出示:起先……小桌上。)
师:请学生默读这一段,找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
生:起先、随后、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渐渐地。
师:请同学读这段话,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刚开始,珍珠鸟与“我”的关系并不密切,后来它看到“我”不去伤害它,就不怕“我”了。
师:这是从珍珠鸟作者距离不断缩短,关系也不断接近。哪位同学能通过朗读,把珍珠鸟与作者不断接近的关系读出来。
(出示: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反而友好到啄两下我的手指。)
师:请同学们再默看这一段课文,跟刚才一样,先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
生:先是、然后、再、后来。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段课文,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珍珠鸟与“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师:谁能把珍珠鸟与作者越来越密切的关系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一段中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关系的发展过程写得非常细腻,非常生动。下面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来读好这一段
(师引读:起先……随后……)
师: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试着把这一段记下来。
(评:通过这个教育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了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和作者建立关系的。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领悟、读中欣赏,善于积累”的学习过程。“新大纲”特别强调背诵,强调语言的积累。)
师:文章5、6节写珍珠鸟与作者成了好朋友,也写得非常传神,下面请同学读读这两节,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呢?
生:我觉得第5小节第一句写出了珍珠鸟和作者的关系很密切。
师:为什么父母要“再三呼唤”它才回去?
生:说明珍珠鸟和我的关系非常好,甚至和父母的感情一样了。
师: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意思来吗?
生:我觉得“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和珍珠鸟的关系很密切。
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意思通过朗读表达出吗?
生:(朗读)“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生:我觉得“不一会儿,……大概在做梦呢?”这里写珍珠鸟睡觉的样子很可爱,它对作者十分信任,因此,睡得很香。
出示句子:
比较:这小家伙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指名读。)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表示珍珠鸟对我十分信赖,使我出乎意料。
生:“居然”。
(评:这个细节,使学生明白了读课文,要前后联系;也是积累词语的好方法。)
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评:学生自由交流读懂的内容,气氛热烈。这个教育环节主要告诉我们:一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始终要作好学生和教材的“介绍人”,让学生和教材真诚地对话。二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创设自己探究学习的机会,他们的潜能便能惊人地发挥。)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插图就描绘了这幅情景,看着珍珠鸟对作者如此信任,你的内心怎样?
(指导看图。)
生:哎呀!珍珠鸟你对作者真是信任。
生:我被作者和珍珠鸟亲密的关系感动了。
生:原来,人和动物也可以和睦相处。
(评:这里教师又一次抓住课文的知识内容与人文因素的联结点,通过朗读、交流、看图、谈体会,进一步深化了学生,人类爱护鸟类,爱护动物的意识。)
师:是呀,作者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发出了一声呼唤,文中哪个词表达这个意思?
生:“不由自主”。
师: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什么呼唤?
出示:
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这是一句反问句,为了加强语气,谁来把这句话中的问号读出来。
生:(朗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看着珍珠鸟在作者的肩上熟睡的样子,我们也被它对作者的信赖所感动,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把文章编成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点评】
这堂课主要体现了新大纲的几点思想:
1、关注了文本意蕴的人文素材。在看图训练中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善于挖掘教材人文因素来渗透教育,让学生在感知形象中受教育;其次,在语言文字品味中与人文教育有机整和,善于抓住情节和叙述的内容来让学生体会、感悟人文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教育点,巧妙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感化、吸收,直至内化,最后变为自觉行动。
2、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者和组织者。主要表现在教师善于把握教材和学生的联结点,善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感悟文章,达到与作者的交流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导相结合,使学生的学有据可依,学得扎实,悟得深刻。
3、注意了积累语言文字方法的指导。这中方法的指导是在事实在在的教学中让学生领悟到的,而不是照本宣读的。因此,学生的掌握程度是较高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变化多端的云
- 时间老人
- 我的一天
- 祖国的花朵
- 狗
- 小燕获救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老鼠,你好
- 消除牛皮癣
- 我长大了
- 学打羽毛球
- 小记者的第一次聚会
- 袋鼠妈妈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春天来了
- 房屋买卖授权委托书
- 合作意向书
- 意向书范文
- 授权委托书
- 委托函格式范文
- 履约的担保书
- 意向书写作的基本要求
- 担保借款合同范文
- 人事代理委托书
- 企业委托书
- 授委托书签订须知
- 个人授权委托书
- 住房抵押登记委托书
- 个人委托书
- 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委托书
- 高级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审美移情障碍及教学启示
- 进一步推进新时期效益财政建设
- 谈口译能力与译员能力的界定及意义
- 论行政公正_行政法论文(1)
-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
- 关于建立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设想
- 试论行政合同的司法审查行政法论文(1)
- 汉英翻译人才培育方式
- 普遍性行政措施的可诉性研究行政法论文(1)
- 论行政权限结构与国家所有权_行政法论文(1)
- 母语负迁移下汉英主语的差异
- 关于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分析
- 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有何影响
- 试论听证制度在公安行政执法中的理论建构_行政法论文(1)
- 鼓励和促进我国节能事业的财税政策研究
- 《七律·长征》教案
- 《童年的发现》教案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
- 《晏子使楚》教案
- 《儿童诗两首》教案
- 《将相和》教案
- 《丝绸之路》教案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 《半截蜡烛》教案
- 《学会看病》教案
- 《草原》教案
- 《祖父的园子》教案
- 《白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