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4
“爱”与“信赖”相生相伴──《珍珠鸟》重难点教学片断及评析
《珍珠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精心结撰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其中,课文结尾的一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是以反诘句的形式,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蕴涵哲理,给人以启迪。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学生理解好这句话的关键。有位教师教学时是这样突出这一教学重点,突破这一难点的,效果很好。请看教学片断──
师:作家冯骥才在与珍珠鸟相处的过程中,让他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读书快速浏览课文后,教师指名回答)“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这句话的意思,你们明白吗?
生:(摇头示意──不明白。)
(评:在学生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第二课时一开始,教师就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作家冯骥才在与珍珠鸟相处的过程中,让他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一发问,直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中心,即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含义,这也是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当学生摇头示意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时,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知不足,方能主动学”。)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生:“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子里飞来飞去……渐渐地它的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那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生:“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师:珍珠鸟为什么会这样逐步地信赖“我”?
生:是因为“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与呵护。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那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生:还有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生:老师,从前面1~3自然段也可以看出“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与呵护。
师:说说你们的依据。
生:文章开头第一句话说:“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充分表达了“我”对朋友送来的珍珠鸟的满意之感,喜爱之情。在这种喜爱之情的驱动之下,“我”为珍珠鸟精心营造舒适而温暖的巢,“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巢。”;“我”又在鸟巢之上加了一盆吊兰,垂挂的藤蔓覆盖着鸟巢,这简直成了珍珠鸟幽静而安全的绿色的家!如果不是“我”对珍珠鸟有着特殊的喜爱之情,能这样悉心料理吗?
生:还有“我”对小珍珠鸟的关爱──“我”由听到小鸟“又尖细又娇嫩的鸣叫”开始,就几乎与小鸟结下了不解之缘:小鸟出生了,“我”忍不住拨开绿蔓察看,映入眼帘的是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犹如蓬松的球儿的小鸟,“我”的喜爱之情不难想象了
师:可见“爱”是“信赖”产生的基础,没有“我”对珍珠鸟的爱,就没有珍珠鸟对我的信赖。“爱”与“信赖”相生相伴。
师:那么,“信赖”创造了怎样的美好境界?
生:“白天,它淘气地陪伴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着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可见小珍珠鸟对“我”的亲近与依恋。
生:“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人鸟和谐统一的境界。小鸟居然毫无顾忌地落在“我”的肩上,进而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大概把“我”的肩膀当成了自己的家,有如熟睡在舒适而安全的巢中,熟睡在关爱自己、呵护自己的父母的身旁;而“我”则不知不觉间停下了正在写作的笔,生怕惊跑了它。
师: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唤。
师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评:教师是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理解该中心句的:第一个层次是理解“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第二个层次是理解“珍珠鸟为什么会这样逐步地信赖‘我’?”;第三个层次是理解“‘信赖’创造了怎样的美好境界?”。这三个层次是由浅入深,由现象到原因,其中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学生理解的是现象,第二层次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这一环节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学生理解该中心句的关键。)
师:就你们目前所知道的,还有哪些方面信赖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呢?
生:国与国之间……
生:猫与狗等动物之间……
生:人与益鸟、益兽之间……
生:人与人之间……
生:还有人与大自然之间……
师:是的,除了鸟与人类之间相互信赖可以创造出美好境界外,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发出心灵的呼唤吧:(师生齐声作答)“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评:最后这一环节的拓展,由点到面,触类旁通,让学生明白信赖不仅在人与鸟之间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与国之间等等,信赖同样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至此,学生对于该中心句的理解就深刻了,认识就提高了,教材的人文教育价值也就提升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时间都去哪了
- 再逢中秋
- 观察
- 黄山导游词
- 养蚕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可爱的小猫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我的蝈蝈将军
- 胜似亲人
- 观察豆子
- 因为选择不同
- 颐和园导游词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