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对话,品中体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
翻新时间:2023-08-04
心灵对话,品中体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
出示学生感受最深的语句: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生1读,声音由慢到快,由低沉到激动。)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1:因为课文从“8小时”到“38小时”,这是多么漫长而又揪心的一段时间啊!但是过去的时间越长,就意味着能越快见到自己的儿子,到后来真的见到了儿子,能不激动吗?
师:你会读书,抓住了一串表示时间的词语来体会当时父亲的心情。38个小时啊,同学们,再读读这些文字,想想这位父亲在这38小时里经受了怎样的痛苦?
生2:他顾不了休息片刻,因为他“双眼布满血丝”。
生3:他顾不得疼痛。他的手上伤痕累累,血迹斑斑,“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生4:他顾不了吃饭,顾不了喝水,顾不了疼痛,顾不了寒冷,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顾不了了。
生5:他什么都顾不了了,他一心想救儿子,想到儿子在危险时刻等着他。
师:同学们说得好,你们的心都读到课文的字里行间里去了,你们现在就站在废墟边看到了这样一位好父亲,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生1:你是位伟大的父亲,我敬佩你!
生2:你这位执着而坚定的父亲啊,你的儿子在等着你,我也和你一起挖吧!
生3:上帝会保佑给予爱的人们,你们父子一定会团聚的。
生4:谁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伟大的父爱多崇高!
师:让我们再次进入语言文字中去吟诵,去赞美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吧!
(教室里书声琅琅,学生动情地朗读,情感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感悟】
阅读的本质是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文字符号”上理解精神内核。阅读是读者、作者与作品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所以,阅读者必须“披文入情”,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达到与作品,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同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三借芭蕉扇之还扇篇
- 蚂蚁城市
- 假如我是发明家
- 象与我
- 漫游古诗园
- 假如我是魔法师
- 小溪、河流与大海
- 水上城堡
-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 万能书包
- 团结就是力量
- 开发月球
- 我的小房子
- 森林联欢会
- 假如我能插上翅膀
- 工业用塑料油壶模具的CAD/CAM
- 商人精神与商法的变迁(1)论文
- 英国商法的定位(1)论文
- 注塑模具的设计及关键零件的工艺分析
- 浅析OA系统的应用实施
- 试论商、商法及其研究方法(1)论文
- 奔驰机油泵壳体零件模具上模CAD/CAM
- 针对HCNC-1M数控系统的后置处理技术研究与实现
- 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设计
- 论计算机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的革新
- 论商法对交易安全的维护(1)论文
- 探秘网络钓鱼在中国互联网上的猖獗现状
- 目针对SINUMERIK-802D数控系统的后置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 内河船不适用于《海商法》第四章吗(1)论文
- 基于Pro/E的数控铣床通用部件设计及进给运动仿真
- 坚持创造成功──读《顶碗少年》有感
- 《桃花心木》教学杂谈
-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思考
- 《顶碗少年》教学案例
- “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桃花心木》教学思路
- 读《顶碗少年》有感
- 课文《顶碗少年》之角色写作
- 敢于拼搏,才可能获得成功──读《顶碗少年》有感
- 拼搏──读《顶碗少年》有感
- 读《顶碗少年》有感
- 我们要战胜它──读《顶碗少年》有感
- 读《顶碗少年》有感
- 《顶碗少年》课后反思
- 从课文中感悟人生智慧──《桃花心木》教学设计谈
- 《顶碗少年》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