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对话,品中体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
翻新时间:2023-08-04
心灵对话,品中体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
出示学生感受最深的语句: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生1读,声音由慢到快,由低沉到激动。)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1:因为课文从“8小时”到“38小时”,这是多么漫长而又揪心的一段时间啊!但是过去的时间越长,就意味着能越快见到自己的儿子,到后来真的见到了儿子,能不激动吗?
师:你会读书,抓住了一串表示时间的词语来体会当时父亲的心情。38个小时啊,同学们,再读读这些文字,想想这位父亲在这38小时里经受了怎样的痛苦?
生2:他顾不了休息片刻,因为他“双眼布满血丝”。
生3:他顾不得疼痛。他的手上伤痕累累,血迹斑斑,“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生4:他顾不了吃饭,顾不了喝水,顾不了疼痛,顾不了寒冷,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顾不了了。
生5:他什么都顾不了了,他一心想救儿子,想到儿子在危险时刻等着他。
师:同学们说得好,你们的心都读到课文的字里行间里去了,你们现在就站在废墟边看到了这样一位好父亲,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生1:你是位伟大的父亲,我敬佩你!
生2:你这位执着而坚定的父亲啊,你的儿子在等着你,我也和你一起挖吧!
生3:上帝会保佑给予爱的人们,你们父子一定会团聚的。
生4:谁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伟大的父爱多崇高!
师:让我们再次进入语言文字中去吟诵,去赞美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吧!
(教室里书声琅琅,学生动情地朗读,情感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感悟】
阅读的本质是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文字符号”上理解精神内核。阅读是读者、作者与作品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所以,阅读者必须“披文入情”,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达到与作品,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同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踢毽子
- 我想学克隆
- 骄傲的花朵
- 一件有意义的事
- 拾荒人
- 我能行
- 恐龙历险记
- 一起玩真快乐
- 海边
- 元宵节看烟花
- 春游牛首山
- 雪花儿飘飘
- 植树
- 龟兔赛跑新编
- “心美”
- 析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 试论阻碍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的因素及其对策
- 试论对数字化高校教育创新实践的探析
- 试论对高校生进行职业教育的探析
- 简析远程教育法律专业社会实践模式的构建
- 简析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必要性
- 浅论高等院校非学历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探析
- 试析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契合
- 简论中职“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制度探析
- 试析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急需法律规范
- 浅论高职院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关于职业院校学生企业实习制度研究
- 浅论对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通的专业建设探索
- 试论高职电磁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 试论人文素质视域下的高职公共文化课程改革
- 《包身工》词语解释
- 《包身工》课外延伸
- 《包身工》说明手法
- 《包身工》课文点评
- 《包身工》内容简介
- 《包身工》语法修辞
- 《包身工》词义辨析
- 《包身工》教学设计
- 《包身工》教学设计
- 《包身工》教学设计
- 《包身工》点将过关
- 《包身工》精彩句段
- 《包身工》结构分析
- 《包身工》教学设计
- 《包身工》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