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对话,品中体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
翻新时间:2023-08-04
心灵对话,品中体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
出示学生感受最深的语句: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生1读,声音由慢到快,由低沉到激动。)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1:因为课文从“8小时”到“38小时”,这是多么漫长而又揪心的一段时间啊!但是过去的时间越长,就意味着能越快见到自己的儿子,到后来真的见到了儿子,能不激动吗?
师:你会读书,抓住了一串表示时间的词语来体会当时父亲的心情。38个小时啊,同学们,再读读这些文字,想想这位父亲在这38小时里经受了怎样的痛苦?
生2:他顾不了休息片刻,因为他“双眼布满血丝”。
生3:他顾不得疼痛。他的手上伤痕累累,血迹斑斑,“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生4:他顾不了吃饭,顾不了喝水,顾不了疼痛,顾不了寒冷,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顾不了了。
生5:他什么都顾不了了,他一心想救儿子,想到儿子在危险时刻等着他。
师:同学们说得好,你们的心都读到课文的字里行间里去了,你们现在就站在废墟边看到了这样一位好父亲,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生1:你是位伟大的父亲,我敬佩你!
生2:你这位执着而坚定的父亲啊,你的儿子在等着你,我也和你一起挖吧!
生3:上帝会保佑给予爱的人们,你们父子一定会团聚的。
生4:谁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伟大的父爱多崇高!
师:让我们再次进入语言文字中去吟诵,去赞美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吧!
(教室里书声琅琅,学生动情地朗读,情感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感悟】
阅读的本质是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文字符号”上理解精神内核。阅读是读者、作者与作品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所以,阅读者必须“披文入情”,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达到与作品,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同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男生女生
- 捉知了
- 图书的自述
- 游常州恐龙园
- 校园一角
- 蜘蛛的自述
- 圆珠笔的自述
- 我是升旗手
- 自动笔的自述
- 游寒山寺
- 我是“批萨小专家”
- 眼睛的自述
- 看降落伞比赛
- 观《闪闪的红星》有感
- 七彩校园
- 《哥本哈根协议》背后的国际政治较量
- 建设怎样的绿色生态住宅
- 碳交易体系渐清晰 完善中国交易市场机制
- 企业如何建立低碳竞争力?
- 浅谈辽宁省水污染及防治对策
- 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 我们也要会打“气候”牌
- 哥本哈根对世界和中国的教训
- 北京城市供暖调查
- 2008-2009年中国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报告
- 中国碳交易变局
- 洞庭湖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
- 小型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应用展望
- 绿色突围:双重困境下的中国低碳路
- 看澳门垃圾处理 如何走出“垃圾围城”困局?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之二
- 《触摸春天》习题精选
- 《鱼游到了纸上》主题探
- “静”的精彩--记特级教师王崧舟《鱼游到了纸上》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之一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之一
- 《全神贯注》板书设计之一
- 《鱼游到了纸上》细节描写
- 对《鱼游到了纸上》的质疑
- 《父亲的菜园》预习解析
-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课例
- 对《鱼游到了纸上》的质疑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之二
- 《鱼游到了纸上》文本细读
- 《寓言两则》《纪昌学射》导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