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对话,品中体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
翻新时间:2023-08-04
心灵对话,品中体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
出示学生感受最深的语句: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生1读,声音由慢到快,由低沉到激动。)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1:因为课文从“8小时”到“38小时”,这是多么漫长而又揪心的一段时间啊!但是过去的时间越长,就意味着能越快见到自己的儿子,到后来真的见到了儿子,能不激动吗?
师:你会读书,抓住了一串表示时间的词语来体会当时父亲的心情。38个小时啊,同学们,再读读这些文字,想想这位父亲在这38小时里经受了怎样的痛苦?
生2:他顾不了休息片刻,因为他“双眼布满血丝”。
生3:他顾不得疼痛。他的手上伤痕累累,血迹斑斑,“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生4:他顾不了吃饭,顾不了喝水,顾不了疼痛,顾不了寒冷,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顾不了了。
生5:他什么都顾不了了,他一心想救儿子,想到儿子在危险时刻等着他。
师:同学们说得好,你们的心都读到课文的字里行间里去了,你们现在就站在废墟边看到了这样一位好父亲,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生1:你是位伟大的父亲,我敬佩你!
生2:你这位执着而坚定的父亲啊,你的儿子在等着你,我也和你一起挖吧!
生3:上帝会保佑给予爱的人们,你们父子一定会团聚的。
生4:谁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伟大的父爱多崇高!
师:让我们再次进入语言文字中去吟诵,去赞美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吧!
(教室里书声琅琅,学生动情地朗读,情感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感悟】
阅读的本质是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文字符号”上理解精神内核。阅读是读者、作者与作品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所以,阅读者必须“披文入情”,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达到与作品,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同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国庆之旅
- 我的家
- 北京故宫博物院
- 八一建军节随笔感想:军旅人的骄傲
- 国庆节放假中的一件事
- 欢乐的国庆节
- 谁替我超渡青春
- 6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观后感
- 我的爸爸
- 我和理科的斗争!
- 国庆见闻
- 国庆畅想
- 游览北京故宫
- 运动会-致运动员
- 我的国庆节
- 论村庄社会关联 ——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
- 西藏农民半个世纪生活的定量分析
- 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创新分析与对策
- 关于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
- 用民主法治为农村插上腾飞的双翅
- 农村法制建设亟需转变若干观念
-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 国际乡村治理模式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 农民债务是新农村建设的拦路虎
- 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
- 清代佃农的中农化
- 宗族在村治权力分配与运行中的影响分析
- 租佃关系新论
- 充分发挥人大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
- 当前农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制度瓶颈
- 《雷雨》评课稿
-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 《一分钟》说课稿
- 《笋芽儿》说课稿
- 《我为你骄傲》说课稿
- 《月球之谜》说课稿
- 《雷雨》说课稿
- 《坐井观天》说课稿
- 《威尼斯的小艇》说课稿
- 《比尾巴》说课稿
- 《夏夜多美》说课稿
- 《惊弓之鸟》说课稿
- 《卖木雕的少年》说课稿
- 《观潮》说课稿
- 《从现在开始》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