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评《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儿子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整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父爱,所以我在教学中,力图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中,珍视学生独特体验,感受信任的力量,父爱的伟大,让课堂充盈着人性的光辉,流溢着生命的色彩!
1、浓浓的父爱情满课堂:
这篇课文读了让人感动,大地震悲情的发生却有了喜剧性、奇迹般的结局,尽管过程固然艰辛,让人不禁为故事中父亲为救儿子饱含那深沉的爱折服。授课老师在教学设计时,紧紧把握了课文内容的这条情感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课文中最能体现父爱之情的精彩描写有层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进父亲,以情体会父爱之情,以心感受父爱之心。一堂课的教与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一遍遍深情的朗读在教室里回荡,“为了找到儿子,他不顾别人的劝阻,8小时过去了,就在挖的时候,会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次次读文后的想象、感悟在学生心中荡漾,整个课堂是真情是父爱。
2、读出感受而不是致力于分析:
以往的教学中,很容易走进分析的误区,为了了解父亲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总要把父亲的行为掰开来不厌其烦地分析,致使课文内容支离破碎。授课老师在教学中,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品读文句,以读促思。
课堂回放:
师:“没人再来阻挡他”。同学们把这句话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有人曾经来劝阻过他。)
(生:从“再”字知道了。课件点红“再”字)
师:都有哪些人劝阻过?
(生: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
师:他们是怎么说的呢?我请三个同学分别来读一读他们的话
师:父亲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我再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分角色朗读)
师:面对所有人的劝阻,父亲只回答: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课件点击)你听出了什么?
(生:……)
上面的过程教师关注了文本,从“8小时”回到前文,回到地震险情发生后,父亲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在废墟里不停地挖掘的情景中,学生通过读众人劝解的语言,品味到父亲的坚韧,学生通过读父亲的同一句话“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感悟到父亲的执著,这里没有分析,没有过多地讲解,只有读。如果这部分学生读得充分一些,课堂效果会更好。
3、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文本的语言现象
从导入到学文,授课教师都十分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如开课伊始,老师板书:“地震”,随后和学生聊:你经历过地震吗?(生:经历过)。那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生:……)其实你们所感受到的只是一点点,一点点的余震,而大地震的场面更为可怕!你们看!(课件出示地震灾难影像。)在教学进程中,老师关注文本的语言现象,能够抓住语言文字进行训练,如: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读准多音字;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外貌的描写中,让学生查字典理解衣服破烂不堪“堪”的确切意思;尤其在指导朗读时,把课文的段落改成诗歌的形式,让学生感情朗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提点建议】
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透过语言文字读懂文字后面含着的意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是文章的重点、点睛之段。学习这段时,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观察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而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学生通过关注文字的表达形式,而后加以想象、情境朗读,更能走进父亲的精神世界,体会那份信念、坚定,那份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 让“星光”点亮人生
- 我从生活中学到了语文
-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 我从聊天中学到了语文
-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 我从报刊中学到了语文
- 我的理想
-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 冬季施工应注意的细节
- 架子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外里脚手架
- 水泥砼路面早期裂缝原因及预防初探
- 测量在钢箱梁顶推施工中怎样实施监测
- 我国钢构行业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 安全帽小常识
- 铝塑板施工工艺及流程
- 防木材变形要保持含水率稳定
- 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定义
- 彩色混凝土
- 冷却塔质量通病防治
- 土建资料员基础知识
- 困扰建筑抗震工程的五大乱象亟待克服
- 甲供材料流程
- 外墙涂料施工工序
- 《燕子》欢快的身影带到孩子面前
- 《猫》阅读欣赏
- 《燕子》教案1
- 《荷花》知识拓展 考点练兵B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荷花》重点问题探究
- 《荷花》整体阅读感知
- 《燕子》同步练习
- 《燕子》教学设计
- 《荷花》知识点精析
- 《燕子》课后练习设计
- 《燕子》语文练习
- 《荷花》作家作品及相关资料
- 《燕子》课后练习:语言准确性的训练
- 《燕子》:品味美感 培养鉴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