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后反思
一堂真实的课,总是会留下一些遗憾。尽管本节公开课“臭虫”多多,同事们在评课时还是帮我捉到一些“萤火虫”。
一、互动方式多样化
首先是重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感受;其次是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让小组成员表达与共享个体学习中的收获和问题,学生在交流、提问、互补等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状态;最后是教师在促进生与生、生与本互动的过程中发挥了“首席”作用,老师会追问:“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你有这么深的体会。肯定能把这句话读好”,教师会“补充性代理(表达)儿童的‘内部语言’”,如。“大家读得真好,老师感受到了……”“老师听明白了,你是想说……对吧?”“你的发言,教给大家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教师的这种“补充性代理”能够使儿童的经验产生跳跃,诱发和促进儿童与自我的对话。
二、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这篇文章的课题很特别──将两句截然不同的人物语言用“和”字连在一起,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质疑做得好。在组际交流时,学生提的提问也很精彩,有好多问题都直指文章中心,足见教师平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古人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读书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会读书的表现。
值得我反思并努力改进的也有两点:
1、强化目标意识,淡化环节意识:
在课堂上的每个环节都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在先,这样教师的教才能游刃有余,学生的学才会有的放矢。上课不只是完成预设的任务,要根据学情的变化,灵活调整预设的环节。当学生的感悟水到渠成时,不妨趁热打铁,达到认识的完整性,深刻性。比如,学生对父母的爱的认识,从字面上都能理解而且有些学生说得挺精彩的,这时我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生活中你拥有怎样的爱,这时学生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透彻,不用守着第二课时才联系实际的教学设计。
2、要“重朗读”、“重感悟”:
当学生交流到母亲的评价时,就应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的不同感受。还比如,有个学生提出为什么文章当中写“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这个问题,我及时让其他学生帮忙解决,学生说这样写为了表现作者心里着急,这时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因着急而一直关注时间,或让学生联系、交流自己着急的状态,这样就能把个体的感受转化为群体的感受,让群体通过有感情地读来获得内在的感悟、体验,达到资源共享,课堂教学将更加“丰实”。
编者:不是所有的教师,教学后都有能力反思。因为反思需要教育理论对教学情节和教学现象的穿刺,才能有所感悟。因此,学习是反思的基础。没有厚实的理论储备,反思就成为一句空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垃圾桶里的对话
- 什么是好孩子
- “怪味豆”
- 储蓄罐——我的好朋友
- 梦里的天庭小区
- 放风筝
- 热闹的操场
- 学本领
- 夜,原来那么美……
- 我的爸爸是球迷
- 外婆家的石榴树
- 课间十分钟
- 梦
- 一件新鲜事
- 我的爷爷
- 某35KV化工用户变电站设计
- 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 电器控制与PLC》课程设计课题集
-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规制研究(1)论文
- 进一期工程厂区埋地施工简单方案
- 玛纳斯分输增压站工艺施工总结(一)
- 商品化权探析(1)论文
- 论数字化视频监控的应用
- 关于中国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探析(1)论文
- 中国商法:成长的烦恼(1)论文
- 台达机电产品在立式包装机的应用
- 玛纳斯压气站试压、干燥、气密用气、水、氮气量粗算
- 实验五 洗衣机自动控制实验
- 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的探析
- 未来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分析
- 《月光曲》教学扎记
-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谈
- 反刍阅读展开联想──《月光曲》教法新探
- 播放《月光曲》适宜吗?
- 深入“舞台”感受魅力──《我的舞台》教学案例
- 《我的舞台》写作特色
- 《我的舞台》词语解释
- 《我的舞台》相关链接
- 《月光曲》教学感悟
- 《月光曲》朗读指导
- 《我的舞台》结构分析
- 抓住情感这一主线教《月光曲》
- 《蒙娜丽莎之约》相关链接
- 聆听春天的声音──《月光曲》听课有感
- 《我的舞台》文章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