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1
“以学定教”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案例分析
【背景】
在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标准的活动中,我校的市级课题《建构有意义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正进入进一步深入阶段。学校对各子课题进行了更深层的研究,其中高年级对学生的掌握学习的策略进行了专题研究。本期学校就该专题的研究,结合新课标的落实,组织上了示范课,我有幸听了其中一节高年级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颇有感受。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自作的一首诗,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作者从两种评价中感悟到了父母对自己表达出来的饱含的爱。课文的重点、难点是作者怎样逐渐地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案例】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引入课文后,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结合上下文认真理解母亲的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得较好。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评价。接着教师提出:“他们都爱巴迪,为什么要争吵呢?”让学生读文找理由,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读文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这时,教师提出了三个观念,再引导学生学习。“你认为母亲的鼓励重要的请举手”;“你认为父亲的严厉重要的请举手”;“你认为都重要的请举手”。当提出第三个观念的时候,顿时教室里小手林立。看得出,学生通过自学、讨论都有了正确的观念,应该说学生已经体会到位了。但是,这时教师大概认为不够满意或与自己的设计有异,也许是觉得学生们是否真的懂了,于是“进一步”提出:“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严厉哪一个更重要?”,再让学生再细读课文找出答案,证明是“母亲的鼓励更重要”,还是“父亲的严厉更重要”,把学生按两种不同的观念组织辩论,并选出了主辩手、辩手。为了适应教师的要求,学生被动地按教师的“主导”开展了激烈的辩论。甲方认为:母亲的鼓励更重要,这样才能使“我”更有信心写下去,创作才有灵感。父亲的批评,使“我”受不了,哭了,可能会伤害“我”,“我”会失去信心,不在写作,自尊心受到伤害。乙方认为:父亲的严厉更重要,因为在母亲的鼓励中,可能“我”会很骄傲,得意洋洋。严厉要求才会使“我”成诗人。当“我”哭的时候可能会想到,“我”一定要成为诗人,可能会使我找到不足,从15自然段的一句话,可以看出“我”并没有受到伤害。经过十来分钟的“唇枪舌战”,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可是,双方的辩手再也找不出更充分的理由去说服对方。支持方的同学自始至终没有一个站起来阐明自己观念。因此,辩手们也显出了一脸的无赖。到此问题看似展开了,深入了,然而,下面的同学只作了一次忠实的观众,未参与到辩论中去,连一个小小的涟漪也未泛起。在这时,教师出示了有关“鼓励”和“严厉”都重要的富有哲理的两段话,让学生体会这两种不同的爱都是重要的。
【问题的提出】
本来这一课,在教师提出“认为母亲的鼓励重要的请举手”;“认为父亲的严厉重要的请举手”时,观念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一致,教师组织这次辩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时的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清楚,教师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使问题得到解决,思想认识得到提高,而达到统一的认识“都重要”。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设计。然而,在学生出现了“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严厉都重要”的观念惊人的一致时,有无必要再把学生统一的正确的观念,硬“导”成两种不一致的,认识有偏激的观念进行辩论?这样做是否有违“以学定教”的教育观?怎样才能体现“以学定教”呢?怎样才能有利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呢?
【引起的思考】
我个人认为,当答案惊人的一致时,说明学生已读懂了课文,对该问题已有了正确的认识观。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这是学生已达到了的发展水平,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如果硬要让学生来辩论“哪一个更重要”,这样会把学生清晰的认识再度陷入模糊,使教学走在了学生发展的后面。然而,学生为了说明其中一个更重要,找出无数个“理由”去说服对方,绕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了“都重要”。这既浪费了时间,有浪费了精力,并且是无意义的学习。
何以“以学定教”,就是要根据学情,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超前的地方,制定我们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有更强的驾驭教材,驾驭学生的能力,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能力要更强,要有较强的预见性,随时准备应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绝不能让学生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拘泥于预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样,“以学定教”才会成为实实在在的东西。该课在“辩论”这个环节的处理中,看上去也确有违“以学定教”的教育观。如果教师在学生答案出现了“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严厉都重要”的情况下,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水平的前面,顺势利导,让学生读文找依据,阐明自己的观念,才能使“以学定教”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更加清晰,又有利于突破本文的难点,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观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也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更好的体现和统一,这也能充分体现出“以学定教”的教育观,可以看出教师是在学生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
在鼓励和严厉“都重要”的情况下,也可以设计另一个辩题和辩论的方式,学生为正方“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严厉都重要”,教师作为反方“只需其中一种就行了”,让学生找论据证明自己的观念是对的。这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在辩论中,教师通过不断地提出自己反面的思考,一步一步地组织、引导学生,激发他们进一步深入读书、思考、答辩,使学生通过辩论,思想、认识更清晰。教师当一次“失败者”,而让学生一步一步地主动去体会、理解父母的两种不同的评价中饱含的爱,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使正确的观念更清晰,更巩固,这不是更利于学生学习的策略吗?师生搭起一个平台,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既是学生学习的朋友,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着、引导者,还教给了学生学习的策略,使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高度的统一,何乐而不为呢?这样的学习更利于本课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学生可以在辩论中积极主动地深入思考,应对答辩,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师的童年
- 我的一天
- 游桃花岛
- 丢沙包
- 快乐的暑假
- 地球仪
- 我的语文课本
- 安门
- 妈妈的爱
- 爬山记
- 图书馆的一天
- 我是一个小演员
- 灭蚊记
- 激动的泪花
- 让座
- 直接数字式信号合成中的波形设计与频谱分析
- SVGA图像处理
- 聘用合同的审理特点(1)论文
- 涡旋混凝给水处理技术分析
- C语言实现串行通信接口程序
- DDS的背景噪声分析
- 浅析我国劳动立法与劳动者权益保障(1)论文
- 彩色图象的二维变形
- 浅谈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在宝安、龙岗两区的适用
- 可移植的256色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
- 企业仓库管理信息系统
- 管道分质供水系统的组成及工程设计
- 浅议污水处理厂的节能
- 活性炭再生技术的发展
- 工伤与雇佣损害赔偿区别之浅析(1)论文
- 你向往闰土的生活吗?──《少年闰土》教学札记
- 《少年闰土》一文第四段的课堂教学
- 进行朗读训练的几点体会──《少年闰土》朗读教学谈
- 巧设悬念适度延伸──《少年闰土》教学一得
- 设计的开放性带来的一点思考──《少年闰土》听课有感
- 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活起来了──教《少年闰土》有感
- 《少年闰土》读写训练一得
- 拜读《少年闰土》教学片断后的反思
- 珍视鲜活的生成资源──《少年闰土》标点符号引发的思考
- 感受诗化的提问──评《少年闰土》
- 品读感悟 落实重点 体验情感──《少年闰土》教学重难点突破
- 《少年闰土》听课后反思
- 教学要因学生变化而变化──教《少年闰土》有感
- 如何在《少年闰土》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 将叩问进行到底──听特级教师卢雁红老师上《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