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5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总结发言时指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尽力实践着这一主张。
一、在文本解读上,化长为短,化繁为简,工具性与人文性兼顾
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如果面面俱到的话,一是两个课时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二是难以在学生心中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因此,第二课时我采用猜老师心中的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自己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巴迪写的同一首诗,为什么母亲说“精彩极了”,父亲却说“糟糕透了”?让学生满怀阅读期待走进文本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作为五年级学生,静心默读全文,不难读出父亲和母亲的用意──母亲用赞扬带来鼓励,父亲用批评给予提醒。接着带领学生去感受母亲的赞扬、鼓励,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母亲的话。对母亲的赞扬、鼓励学生和课文中的“我”都很容易理解,可对父亲的批评、鼓励就难以理解和接受了。于是,我用“巴迪需要提醒吗?你从他那些表现中知道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半部分中巴迪得到到母亲赞扬后的言、行和心理,探究父亲提醒的必要性,并指导有感情朗读。接着引导阅读课文后半部分,抓住“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中的“越来越”,探究作者理解爱的心路历程。然后,师引生接、情理兼俱的朗读带领学生回归整体,升华理解。这样既有效地把握了整体,又巧妙地突出了重点。
根据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抗挫能力差的现状,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评价无疑是教学的重点。由此,我特别引导对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文本进行了升华解读:仅仅拥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自己好好理解和把握爱的赞扬、鼓励及警告、提醒,生活的小船才会驶向成功。这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引导行为的作用。但如果仅限于对课文进行人文的解读,则将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因此,在对文本的人文内涵进行解读的同时,我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想象场景、总结方法、诗化练笔,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结合。
二、过程与方法上,既精简环节又训练到位,既作好预设又关注生成
整节课只有四个教学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既有对问题意识、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又有对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训练,训练的容量还是比较大的。但对这些训练,没有虚晃一枪,拍马遍走,而是落到实处。例如,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做到课内落实、课外拓展相结合,课内铺垫、课外延伸相一致。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背诵课内完成,摘抄则课外进行;诗一般浓缩的练笔课堂上完成、交流,在交流的同时为课外长篇幅的练笔拓展思路、积累素材。另外,根据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推荐的课外读物不是单篇的文章,而是整本的书籍,保证了学生的阅读品位。
精彩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预设过度,就会造成课堂上学生主体向教师主体的错位;生成过度,则课堂毫无章法,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我对课堂上要探讨的几个大的问题、要重点引导阅读的课文内容、练笔的方式、推荐的读物等影响课堂性质和训练方向的因素进行了较为精当的预设,但从课文的哪部分入手、课堂评价及过渡等细节问题,则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应对而灵活处理。从实施情况来看,这样的轻松氛围,使学生更投入,对文本的理解既不偏离教材的价值取向,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堂是他们自己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曙光社区居民文明公约
- 续写《我的叔叔于勒》
- 最后一根稻草
- 脚踏一方土
- 读《老人与海》有感
- 变色龙(续写)
- 穿越时空的对话
- 爱国,不只是豪情壮举
- 一处美景
-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 《凡卡》续写
- 祖国之歌
- 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里
- 荷花淀派作品
- 脚踏大地
- 公司企管办职责
- 公司后勤处职责
- 公司实验室工作人员守则
- 工商行政管理局激励暂行办法
- 村规民约
- 公司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优管理办法
- 乡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考核办法
- 老年人协会章程
- 重大事项报告请示制度
- 乡人民代表大会议案审查委员会工作办法
- 经营安全责任状
- 公司百日安全生产考核实施细则
- 公司会议制度
- 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追究管理规定
- 公司手机管理规定
- 渠道沉陷、滑坡及裂缝的修复
- 灌区高效用水
- 防堵滴灌技术
- 虹吸滴灌袋 节水新概念
- 灌溉施肥
- 地下滴灌技术的应用
- 夏季如何降低水泵能耗
- 节水技术-植物营养与病害防治技术
- 微滴灌高效固态复合肥的施用方法
- 波涌灌技术
- 实现农业高效用水的途径
- 冬枣树灌溉
- 微灌技术的作用和效益分析
- 棉花深埋式滴灌技术
- 几种抗旱耕作方法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三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一
-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 《自己去吧》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四
-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组教学设计三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三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二
- 《自己去吧》第二组教学设计三
- 《小松鼠找花生》第二组教学设计一
- 《自己去吧》第二组教学设计四
- 《自己去吧》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 《小松鼠找花生》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 《自己去吧》第二组教学设计一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