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观察及反思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观察及反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观察及反思

=在这次校本研究中,我们高年段针对高年段教学特点,拟定了“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的研究课题。周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节研究课,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十九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作为观察人员,主要从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的有效方式来进行观察并分析。下面我就有关教学片段进行分析和反思。

【一教】

一、儿歌导入,前后照应

师: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一首诗歌这样写到:(出示诗歌《教育与孩子》)

生:齐读诗歌。

师:什么伴随着你的成长?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去领悟爱的真谛。

反思:我认为用这首诗歌来导入课题,让学生初步领悟文章的主题起了很好的效果,并且在课堂教学的结尾再次出现,让学生仿照诗歌进行创作,让整个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二、走进文本,体会内心

师:当孩子写出了第一首诗歌,母亲是怎样做的?

生:她搂着我,不住地赞扬。

师:很好,现在让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此时母亲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1:母亲想:我的儿子第一次写诗,我要鼓励鼓励他,他一定会写出更好的诗来。

生2:母亲会想:儿子虽然写得不是很好,如果我照实说,会打击他写诗的积极性。

反思:类似这样引导学生走入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地方,还有其他几处,如:父亲是怎么想的?作者是怎么想的?老师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深入文本,如默读、师生配合读,同桌讨论等,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表达方法,从人物的外在表现语言、动作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

三、联系实际,感悟含义

师:(出示重点句子:“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师:请同学门认真读一读,体会句子含义。

生:自由读。

师: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请抓住感受最深的词句来谈谈。

生:我知道了母亲的表扬和父亲的批评都是一个出发点,那就是爱!

生:我知道母亲的爱是作者创作的源泉。

师:如果只有母亲的赞扬会怎么样?

生:作者会变得自大、自傲。

师: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反思:对文章的理解不仅仅是局限于文本,老师还在深入文本的基础上,跳出文本,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实际如后面老师问你在生活中感受到哪些爱?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也为学生最后的小练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组内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这次的课堂教学,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方法上教师使用的方式大多数都是有效的,无论是从教师还是学生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形式是否再丰富些,再灵活一些,再开放一些,希望周老师能下去再思考思考,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经过周老师的思考和修改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教学。

【二教】

一、观察发现有效片断

师:(板书课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题目有引号,是人说的话。

师:观察得很仔细,原来人的语言也可以作为课题。

生2:我发现题目里有一对反义词:精彩和糟糕。

师:对呀,确实是这样。

生3:我发现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师:你很爱思考问题。

反思:老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题,从而让学生有所发现,体会标点的使用方法、对比的表达方法,效果很好。

二、教师设问有效片断

师:为什么同一首诗父母会有不同的态度,请默读1~14自然段。

师:母亲是怎么说的?

生:“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师:那么此时母亲的心情如何?

生:高兴。

师:你能用你的朗读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师:母亲当时又是怎么做的?

生:“她搂着我……”

师:母亲为什么这样高兴?

反思:老师层层递进的设问,让学生逐步走进文本,走如人物的内心,从而体会人物的情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抓重点词句有效片断

师:(出示重点句:“一个作家……总结,提高。)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体会句子的含义。

生:由读。

师:请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我觉得不管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出于对作者的爱。

师:如果只有母亲的鼓励会怎么样?

生:那会让作者自大,自傲,瞧不起别人。

师:很好,那么只有父亲的批评,又会怎么样呢?

生:作者会自卑甚至会自暴自弃……

反思:老师抓住了文章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紧紧围绕重点词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在此基础上,跳出文本,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效果不错。

两教过后,我们有收获,当然更多的是留下了深深的思考。通过两教的对比,就整体课堂教学效果来说,我个人认为第一教比第二教要好。可能是第二教更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想达到面面俱到,从而显得有些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了。我突然想到我和朋友都很喜欢的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其实我们在明确教学的主要目的、重点、难点,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那么教给学生什么?就是靠老师的把握了。形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I love my bedroom(我喜欢我的卧室)
A Mouse In My House(我家的老鼠)
In summer hoilday(暑假)
My Dog(我的狗)
Chinase New Year is coming soon(中国新年快到了)
My rabbit(我的兔子)
My school(我的学校)
myself(我自己)
My Home(我的家)
一场大火
The Colour of Autumn(秋天的色彩)
Happiness(快乐)
Exercise(运动)
Myself(我自己)
我的同学:My Classmates
乡镇人事助理年终工作总结
品德教研工作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兴趣小组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职工食堂工作总结
论如何提高防护林体系造林质量
浅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试论《居组法》与《村组法》合并的必要性
农村问题的根源:个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关系混淆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
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从农民组织化的角度看
农村城镇化战略与可持续发展
乡镇债务:政治学的分析视角
晚清新政时期的农村骚乱
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论重庆地区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与树种选择
论透过旱灾探析重庆当前市街绿化
村民自治背景下乡村关系失范的宏观体制根源
论网箱养鱼与水库水质的相互关系研究
农村基层民主的实践
蚂蚁和蝈蝈
风力发电
《小柳树和小枣树》朗读指导
《小柳树和小枣树》好词好句好段
乌龟和大象
《小柳树和小枣树》关联词积累
报晓的公鸡
池塘边的鹿
柳树妹妹
《小柳树和小枣树》快乐练习:习题精选
爱听好话的青蛙
《小柳树和小枣树》词语解释
最后的玉米
骄傲的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