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8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感悟
2006年11月9日下午,在浮山中心小学听了鲁海清老师的一节观摩课,对话之后有感而发,现结合对教材的解读谈一些教学建议: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父亲和母亲对作者童年时所写的第一首诗的评价,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课文的重点是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难点是体会父亲评价中包含的爱。
教学时,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说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分别是谁讲的,分别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两句截然不同的人物语言,从读题上激发破解的欲望,体会母慈和父严。
在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之后,从母亲的评价来体会慈母之慈。找出妈妈的话,投影出示:“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引导学生尽情朗读妈妈的评价,要读出那种欣喜、赞赏的语气。然后再读读妈妈的类似评价,如“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等。
从父亲的评价体会严父之严。投影出示:“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要求学生读出父亲的严厉。
引导学生讨论和感悟两种评价。一首很平凡的诗,母亲为什么大力赞赏?让学生体会“精彩极了”是母亲的鼓励,是带着强烈感情色彩的话,与诗本身的质量不一定相符。因为母亲看到的是七八岁的“我”居然能写出诗,她是借诗为话题,赞赏“我”写诗的行为。
“糟糕透了”是父亲的评价,如此之严的语言,为什么说也是一种爱?引导学生找出我对父亲评价理解的过程,开始我是失声痛哭,几年后,再看那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不得不”承认,说明作者已认识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但在感情上似乎还不好接受。成年以后,“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另外,父亲说“糟糕透了”,也是针对母亲“精彩极了”而言的,因为母亲的鼓励有点过分了,以致使孩子“得意洋洋”,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一些警告,可能更有助于他的健康成长。
综合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那就是爱。学生讨论领悟,“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使学生认识到,作者之所以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是因为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再设置情景,联系学生实际思考: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幸运,只有赏识或只有批评,你愿意选择哪一种?
如果我们心灵脆弱,那么应该选择赞赏,多多得到鼓励。如果我们足够的坚强,那么不妨接受风雨的洗礼。每个人都爱听赞美的话,能从批评的声音中得到收益,是很不容易的。以赠言结束教学:“对于我们的成长,阳光和风雨同等重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运动会
- 珍惜时间
- 这种做法太不该
- 有趣的事
- 肯德基的恶习
- 三八节
- 五零四广场
- 我爱学校的大杨树
- 两只乌龟
- 洗书
- 孙悟空来到“鸟巢”
- 小白兔森林历险记
- 义卖
- 给黑板"化妆"
- 快乐的陀螺大赛
- 2011-2012年中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 2011年~2011年第二学期英语工作计划
- 2011-2012年上期六甲班语文教学计划
- 联社2009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 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11年六年级科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 2011年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 年度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0册)
- 201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2011年下学期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 2011年小学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 第二学期小学语文工作计划
- 2009年终教导处工作总结
- 2009年度美术编辑工作总结
- 论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标准化设计与管理(1)
-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预警初探(1)
- 高校后勤固定资产现况调查(1)
-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 企业跨国并购成本分析(1)
-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并购问题的思考(1)
- 上市公司购并策略深度分析(1)
- 高风险下的激励:对赌协议及其应用探讨(1)
- 困境与对策-
- 探析大力培训新型农民 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 地方病防治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研究(1)
- 浅议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会计控制(1)
- 基于网络时代的实时按需财务报告模式(1)
- 高等学校教育资金筹集与管理(1)
- 美国跨国公司并购行为的变迁及对中国的启示(1)
- 花生简介
- 爱护花草树木标语
- 杜甫名诗《春夜喜雨》
- 雪兵──《柳树醒了》作者简介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习题
- 《小松鼠找花生》习题
- 雪孩子电影
- 小动物过冬的方式
- 小鼹鼠过生日
- 《雪孩子》练习题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 《古诗两首》创作背景
- 小松鼠的儿歌
- 为何“春眠不觉晓”
- 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