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1
仰望玫瑰──《圆明园的毁灭》听课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这节课听了不下10次,执教老师无一例外都是先讲圆明园的“辉煌”,再讲“毁灭”。而且都是“辉煌”用去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毁灭”只是后面的升华。
听了全国著名教师窦桂梅的《圆明园》,我很震惊也很惭愧,人家已经到了那个境界,我还在这儿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简直就井底之蛙,纯属夜郎自大!
我不禁反思,我们的课和窦桂梅老师的课,差距究竟有多大?我认为:
1、我们所谓的“创新”充其量是在教学设计方面的,是这么导课好呢,还是那么导课好呢;是从篇首开始讲,还是从后面倒着讲;是用这个方法活动,还是用那个方法活动……总之,我们还是在教材的范围内转圈圈。
而窦桂梅老师早以超越教材,超越教材的框架。从文章立意的高度开始着手,从文章的魂开始“动手”,已经如入无人之境地,浑然自如了。
2、我们平时讲课时,也注意把学生平时阅读到的,巧妙运用到本课的教学中,但只是在拓展的时候运用,而不是作为两个同时要学习的内容,我们还停留“主学一个内容”上。而窦老师的课,已经把大量的阅读资料纳入平时的教学中了,从课中我们已经感受到学生同时学习两个内容已经是没有难度了。课的信息量之多,哪是我能比的?我觉窦老师的课真正做到超越课堂了。
3、一节课学完就意味着这节课结束了,几小时后学生的激动、感受就烟消云散了吗?窦桂梅在《圆明园》一课即将结束时,她出示了当时皇帝、大臣、士兵、百姓的所作所为,带给学生强烈的震撼。她这样说的:“今天你面对着圆明园,你困惑了,迷惘了。所有的一切让我们思索,五千年文化的中国被三千名侵略者侵入我们的心脏,来抢劫、去焚烧。圆明园毁灭的是什么,毁不掉的是什么?这正是我们所思考的。中国人应当有尊严的活着,应当怎样的有尊严的活着?”我想,此时的学生不再是对失去圆明园的痛,不只是对侵略者的仇恨,而是引发了他们对我们这一泱泱大国、对我们这一民族的思考,这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如何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这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教师怎么做成为新课程中的弄潮儿,走在新课程改革的浪尖上?我认为我们要多读书,多钻研。如果学生是一只鸟,我们要给他的不是一个鸟窝,而是广阔的天空;如果学生是一条鱼,我们要给他的不是鱼缸,不是小溪,而是宽广的江河、辽阔的大海。新课程给与我们的是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给予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与行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新“老外”
- 湮灭在暮色里的小哀愁
- 自我画像
- 讨厌的身高
- “精灵”表弟
- 抛不开的事
- 多功能的爸爸
- “迷”人之家
- 我眼里的父亲
- 妈妈的眼睛
- 无私的母爱
- 往事的夏季
- 我的“路痴”妈妈
- 爱的姿势
- 我的妈妈
- 典权的性质与相关法律关系的探讨(一)
- 浅谈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化过程(1)论文
- 论法律行为制度在中国
- 商号权与商标专用权冲突的法律问题研究
- 走向制度性安排 拓展区域内市场
-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带(1)论文
- 浅论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边界效应的动力机制(1)论文
- 关于印度与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思考(1)论文
- 论“后雁行模式”时期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1)论文
- 论无形财产权的体系及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和归属
- 贸易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论文
- 论优先权
- “人格”概念探源――从民法的视角出发
- 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七)
- 析在校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
- 《火烧云》教学设计
-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火烧云》教学设计
- 《火烧云》教学设计
- 《火烧云》教学设计
-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火烧云》教学设计
-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乐中学凸现个性──《火烧云》教学设计
- 《火烧云》教学设计
- 《火烧云》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火烧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