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圆明园的毁灭及其带来的损失,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重点进行写作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难点、关键】
通过学习,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检查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情况
同学们,有谁去过圆明园吗?老师布置大家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请你们向大家作个介绍。
板书:
圆明园
1、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师出示有关圆明园风光图:
(出示多媒体课件。)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圆明园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刚才,老师听到大家不住地发出了赞叹声,是啊,圆明园这么美丽,真不愧称之为“万园之园”!
可是有一天,却有人将它毁于一旦,使它成为了一片废墟!
(充满激情。)
介绍完后,将题目补充完整。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如:圆明园毁灭以前是什么样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圆明园现在是什么样的?
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你又产生哪些新问题?
2、教师引导,提炼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
⑴ 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⑵ 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从哪可以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⑶ 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是怎样的?
⑷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⑸ 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选择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独立阅读后,再将自己的意见拿到学习小组进行交流,研究,讨论,最后得出小组同学的共同意见。
3、全班交流,各小组将自己的意见拿到班级进行交流,互补互学。
(学生汇报时,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课文内容。)
四、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五、实践活动
1、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到网上发表。
(网址:圆明园遗址公园www.yuanmingyuanpark.com)
2、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如:看书、上网等),了解我国的、本省市的历史名胜古迹被保护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全班交流,并做保护历史名胜古迹的宣传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想……
- 考试我想对你说声谢谢
- 数学日记5则
- 蜻蜓
- 感谢您,老师
- 我心中的乐园
- 减肥的辅导老师
- 童年“傻”事
- 找缺点
- 森林运动会
- 假如我是环境卫士
- 难忘老城小巷
- 《一夜的工作》读后感
- 我们与周围的世界
- 瞧我们这一“家”
- 关于高校师生隐性作弊的行为特征与法律性质
- 简析新时期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 试论我国研究生教育不公平问题思考
- 试论电控发动机实训教学实验台的开发与应用
- 试论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分析
- 简析建立健全交换生管理制度,推动交换生项目的发展
- 试析用周恩来精神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思考
- 试析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措施研究
- 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
- 试论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其职业选择的影响
- 反思与超越:析审视跨文化背景下理工科文学教育
- 简析军事理论课堂
- 试析大学新生的军事教育
- 浅论学校文化视野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
- 试论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对本科教育职业化要求的探讨
- 《满井游记》结构分析
- 游满井记
- 《满井游记》课文背景知识
- 《满井游记》解词
- 《满井游记》同步练习
- 虎丘记
- 《满井游记》写作特点
- 《西湖游记二则》之晚游六桥待月记
- 《满井游记》课文翻译
- 《满井游记》文言知识
- 《满井游记》课文题解
- 《满井游记》同步练习
- 《满井游记》写作借鉴
- 钱塘湖春行
- 《满井游记》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