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抓重点句教《难忘的一课》
什么是重点句?重点句就是那些能突出文章中心的句子。《难忘的一课》是讲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课文的重点句有两个:
1、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两者互为表里,前者是后者的表现形式,后者是前者的深刻内涵。教学时当以此为红线贯穿始终。
一、初读课文,找出重点句
因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所以教学应从介绍时代背景开始:那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日本宣布投降,被日本侵占50年之久的台湾宝岛归还中国。本文写的就是台湾刚收复后的事。学生初读课文后,可引导学生直奔重点句:“读过文章后,你觉得哪句话印象最深?”学生不难找出那三个隔离反复的句子。这时教者可设问:“为什么我爱中国?”(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爱中国。)“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初知大意的目的。
二、披文入情,理解重点句
设问:“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反复多次?每次出现,作者都有怎样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要求细读课文。
1、读第一段(第1、第2节):
提问:作者看到和听到这句话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间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见第1节)。地点呢?要求学生看第2节,从中找出“高雄”、“郊外”、“一所乡村小学”三个词语,并准确地说出事情发生的地点是“台湾高雄郊外的一所乡村小学”,以此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也为以后的归纳主题打下基础。
2、读第二段(第3~第12节):
这一段写上课情景,分四个层次:一是从窗外看,作者看到年轻教师在一笔一画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句话,“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我”为此深受感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日本侵略者长期奴役台湾同胞的愤怒。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之下,台湾的学校里只准讲日语,不准讲国语,以致中国的老师今日写起自己祖国的文字来也感到吃力。二是走近听,听到老师和孩子们在“一遍一遍地读”,“读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这时,作者的感受更深了,他从那每一个字音里感受到了台湾人民“火热的真挚的”爱国情怀,他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三是走进教室读,“和孩子们一起”,“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时作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十分高昂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共同的爱国之心使他们彼此亲近,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四是课后谈,通过与老师的谈话,更激起了“我”对台湾同胞的崇敬之情和对民族敌人的刻骨仇恨。
3、读第三段(第13~第16节):
这段写参观礼堂里的中国伟人像,把作者的感情推向了高潮。礼堂两面墙上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而今都换上了中国自己的伟人像,有大教育家孔子,民族英雄郑成功,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这时作者情不自禁地重复着刚才教师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而其感受又更进了一层,因为从这历史的巨变中,作者分明感受到了台湾人民那种“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为什么说是“强烈”?因为这种民族精神虽遭长期压抑、百般摧残而终未泯灭,一直像火焰一样深埋在人们的心底。为什么说是“深厚”?因为台湾人民不仅爱祖国的语言,更爱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光荣的传统。这种感受便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的全部内涵。
理解了重点句层层递进的内涵及其间的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再概括主题,总结全文,就水到渠成了。
三、领悟写法,紧扣重点句本文写法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一根思想感情的红线贯穿全文,二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在归纳主题之后可回到先前提出的问题:“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反复出现?因为它表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反复出现就使这根鲜明的思想红线贯穿首尾,使主题更加突出。而后再问:围绕这根思想的红线,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文章详写了上国语课的情景和看中国伟人像的感受,因为这两部分内容都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的爱国之情。那么,能不能只写上课的经过而不写看伟人像的情景呢?不能。因为看伟人像这一情节不仅更进一步表现了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意,而且伟人像本身还深刻地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孔子伟大的教育思想,郑成功不屈不挠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孙中山领导人民推翻封建王朝的伟大壮举,这些都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地哺育着、感召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
- 看奶奶
- 粗心的我
- 三八妇女节
- 帮妈妈刷碗
- 我的“虫”爸爸
- 国色天香游记
- 接力赛
- 我的小乌龟
- 快乐的一天
- 去澡堂洗澡
- 我得了进步奖
- 我想……
- 修理大师
- 可爱的猪
- 写给老师的道歉信
- 学生给老师写的道歉信
- 写给情人(情侣)的道歉信
- 老公给老婆的道歉信
- 给女朋友道歉信
- 爱情道歉信
- 英语道歉信范文
- 搞笑道歉信
- 英文道歉信
- 英文道歉信格式及范文
- 分手道歉信
- 如何用英文写道歉信
- 写给客户的道歉信
- 写给老婆的道歉信
- 给老公的道歉信
-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 文化多元音乐与感知结构的完形合一
- 舞蹈文化观念与舞蹈本体意识
-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
- 作为社会论坛的戏剧
- 何为艺术与科学——兼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
- 中国能否提高选举民主化程度?
- 我国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分配之反思与重构(1)论文
- 论请求权与债权之关系混淆的历史成因与理论对策(1)论文
- 论我国林业物权制度的完善(1)论文
- 我国民事诉讼上诉审制度之检讨与重构(1)论文
- 舞蹈:洋为中用50年
- 世界文化视野中的楚美术
-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的创新
- 私法惩罚论-以侵权法的惩罚与遏制功能为中心(1)论文
- 《司马光》教后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三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二
-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片段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五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三
- 《吃水不忘挖井人》评析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一
- 《司马光》教学案例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三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四
- 《司马光》
- 《司马光》教学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四
- 《司马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