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七律·长征》是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之时,毛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和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诗文虽然不长,但知识丰富,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较多,因此,本着学习是以学生为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的教学理念,结合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设计为四个活动板块:
1、精彩回放,走进长征。
2、以读代讲,感知长征。
3、文本对话,深入长征。
4、诵读延伸,升华长征。
我这样设计并教学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1、突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课始到课终,我始终把学生置于主动、自动、互动的平台之上,以读代讲,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读出层次、读出韵味。
2、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行为。我十分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见解。鼓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倡导个性化阅读,如教学中我始终鼓励学生多读多悟、心灵交融、读入文本、读出个性。
3、正确对待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即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蕴含于工具性之中。现在有的课堂教学为了突显人文性,一味强调让学生感悟,而丢弃了作为第一性的工具性,这是极为片面的。所以在本节课中我既注重传承祖国的语言文字又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如:对“寒”字的生成、理解。
4、创设了师与生平等对话的氛围。在本节课中我没有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批注阅读,让孩子们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感悟中解决问题,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
5、通过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和课上播放影像资料等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文的理解减缓坡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使得学生对一些重点字词的理解能水到渠成。
由于受能力限制,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还尚有偏颇,在教学中留下了很多遗憾,像教师的指导还是过多,放手的力度还不够等等问题,真诚地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 麦当劳与永和豆浆
- 盛开在人们心中的莲
- 我看克隆
- 我看克隆
- 江南可采莲
- 爱无限
- 我要克隆塞尚
- 扇子的文化
- 唐诗中的“花花世界”
- 我家乡的冬天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我看克隆
- 他们为什么能在智力竞赛中获奖
- 莲莲,知为谁生
- 轨道交通规划中诱增交通量的若干问题
- 电子水准仪在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探讨
- 低地板轻轨交通系统
- 贝多芬晚期奏鸣曲曲式结构初探
- 提高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探讨
- 谈肖邦24首前奏曲的和声手法及其表现意义
- 地铁火灾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 歌唱的艺术处理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间隔的有关分析
- 深圳地铁华强路站出入口位置选择及规模确定
- 地下轨道交通结构防水施工
- 盖挖法施工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中的应用
- 地铁车站端头井受力计算模型研究
- 谈高校教育中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1
- 《路旁的橡树》 作者及作品简介
-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 《路旁的橡树》 教师语录
-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训练素材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知识点精析
- 《路旁的橡树》 重点问题探究
- 《路旁的橡树》 重难点分析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点问题探究
- 《路旁的橡树》 重点字词梳理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