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白杨》教学谈
一、教学案例
在教学《白杨》一课,讨论理解爸爸的三次沉思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请同学们抓住“沉思”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全文写了爸爸的哪几次“沉思”?
生:“出神”、“思路”写的是爸爸的第一次“沉思”;“想了一会儿”写的是爸爸的第二次“沉思”;“沉思”写的是爸爸的的第三次“沉思”。
师:“爸爸的三次‘沉思’,各是由什么情境引起的?想的各是什么?他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关键词句读懂的?请选择你体会最深的一次‘沉思’,与同学交流学习体会。
生:边读边画边注,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活动,并注意吸收反馈信息。
师:要求学生自选合作伙伴交流,丰富阅读认识。
生: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组织补充讨论,得出结论。
师板书:
一思 眼中白杨──挺拔
二思 胸中白杨──心意
三思 未来白杨──孩子
师:现在跟爸爸去新疆的孩子,已经长大并且参加了边疆建设,他们想给要去新疆的志愿者写几句话,表白自己的心意。你觉得他们该写些什么?请你大胆想一想,并写下来。
生:根据想象写出来,互相说并读给大家听。
二、分析
以上的内容是学习白杨一课时的其中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注意落实研究性阅读的全新阅读教学理念和方法,保证了学生主体的自由活动空间。
整个研读顺序中我做了以下的安排:
第一、自读自研:
即根据提示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分析,在边读边画边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二、学生合作交流,相互讨论,丰富补充自己的认识:
在交流时,教师可让学生自选学习伙伴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第三、组织汇报,群体研读:
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选择,交流体会最深的一次“沉思”的学习体会。由于“沉思”有内在的逻辑顺序,教师在课堂控制时,对于学生的回答及时地组织学生讨论补充,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论
小班化教学,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比较充裕。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就必须把课堂教学的时空还给学生,从烦琐提问和多余的情节分析中解脱出来。“研究性阅读”旨在摆脱高耗低效的旧模式对阅读教学的羁绊和束缚,这完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一课一问”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仅为“研究性阅读”的展开创设了重要的物质条件,也保证了研究问题情境和阅读课文教学目标的“一体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一种开放性思维,给学生留有展示个性特长和发挥才能的足够空间。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烦恼”的事
- 我的学校
- 云的变化
- 我家的金鱼
- 大扫除
- 文具盒的小精灵
- 一个奇怪的梦
- 爸爸告诉我……
- 关爱——学校里的故事
- 涠洲岛
- 调皮的春天
- 走栈道
- 北京印象
- 我的妈妈
- 小白兔和大灰狼
- iTech 2014 年度技术
- “智慧气象”内涵及特征分析
- 韩晟,再提“无密码时代”
- FlexData论剑一体机江湖
- 广电企业:二次创业中
- 后黄金时代的创新管理
- IT已成快递业核心驱动力
- 2015信息安全趋势展望
- 守卫“舌尖上的安全”
- 数据可控下的项目库管理
- 互联网020迫使传统戏剧行业改革
- 天弘基金:互联网金融的不同之路
- 制造型企业ERP成功实施之我见
- 互联网热潮下的应用交付
- 构建敏捷智能的电子政务网络
- 嘉兴市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快乐、健康三十五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 广州天河区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嘉兴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无棣县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江苏GSJY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调研试题及答案
- 杨家坪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南川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 浅谈主任如何写寄语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男生
- 河山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华茂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第二次质检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育的中美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