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白杨》教学谈
一、教学案例
在教学《白杨》一课,讨论理解爸爸的三次沉思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请同学们抓住“沉思”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全文写了爸爸的哪几次“沉思”?
生:“出神”、“思路”写的是爸爸的第一次“沉思”;“想了一会儿”写的是爸爸的第二次“沉思”;“沉思”写的是爸爸的的第三次“沉思”。
师:“爸爸的三次‘沉思’,各是由什么情境引起的?想的各是什么?他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关键词句读懂的?请选择你体会最深的一次‘沉思’,与同学交流学习体会。
生:边读边画边注,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活动,并注意吸收反馈信息。
师:要求学生自选合作伙伴交流,丰富阅读认识。
生: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组织补充讨论,得出结论。
师板书:
一思 眼中白杨──挺拔
二思 胸中白杨──心意
三思 未来白杨──孩子
师:现在跟爸爸去新疆的孩子,已经长大并且参加了边疆建设,他们想给要去新疆的志愿者写几句话,表白自己的心意。你觉得他们该写些什么?请你大胆想一想,并写下来。
生:根据想象写出来,互相说并读给大家听。
二、分析
以上的内容是学习白杨一课时的其中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注意落实研究性阅读的全新阅读教学理念和方法,保证了学生主体的自由活动空间。
整个研读顺序中我做了以下的安排:
第一、自读自研:
即根据提示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分析,在边读边画边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二、学生合作交流,相互讨论,丰富补充自己的认识:
在交流时,教师可让学生自选学习伙伴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第三、组织汇报,群体研读:
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选择,交流体会最深的一次“沉思”的学习体会。由于“沉思”有内在的逻辑顺序,教师在课堂控制时,对于学生的回答及时地组织学生讨论补充,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论
小班化教学,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比较充裕。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就必须把课堂教学的时空还给学生,从烦琐提问和多余的情节分析中解脱出来。“研究性阅读”旨在摆脱高耗低效的旧模式对阅读教学的羁绊和束缚,这完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一课一问”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仅为“研究性阅读”的展开创设了重要的物质条件,也保证了研究问题情境和阅读课文教学目标的“一体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一种开放性思维,给学生留有展示个性特长和发挥才能的足够空间。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乐场
- 清明节
- 老奶奶笑了
- 未来的机器人
- 感恩的心
- 做比萨
- 清明
- 暴雨
- 抓蝌蚪
- 穿越塘郎山
- 有意义的一天
- 小公园
- 狡猾的狐狸
- 周末
- 日记一则
- 浅析高喷灌浆技术在公路地基施工中的应用
- 混凝土柱头裂缝的分析和加固处理
- 池塘生态养蟹要点
- 池塘网箱养鳝要点
- 建筑施工的高层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 病险水库大坝帷幕补强施工与管理探析
- 黑米甜酒的酿制
- 施工图纸设计对工程造价的若干影响
- 关于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分析
- 浅析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建筑工程面层下垫层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六种果蔬贮藏小窍门
- 钢板桩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应用探析
- 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遮阴处理提高大葱产量
- 一周前5天素质教育后2天应试教育 造成5+2=0
- 武汉两中学生大胆质疑教材
- 六个矮儿子-教案
- 五花山-教案
-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
- 诗词与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 现代信息技术用于小学语文活动课例谈
- 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精品2
- 神笔马良- 教案
- 方言研究的大典
- 写作系列讲座之一:想象力从哪里来
- 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实现与模式探讨
- 喜爱音乐的白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教案
- 喜爱音乐的白鲸-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