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浅谈《白杨》一课的教学突破

浅谈《白杨》一课的教学突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3

浅谈《白杨》一课的教学突破

《白杨》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十册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它借描写白杨树,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文章在结构上明显地表现为“赞白杨”──“喻人物”两个层次,而中间一段“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在教学时我把理解这一段话的意思作为突破课文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抓住如下几个环节:

1、找出过渡段,引出“突破点”:

在学生预习课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开门见山地引导学生直奔过渡段。启发学生思考:“你们认为这篇课文是写人呢,或是写物的,还是写物喻人的?课文在什么地方告诉了我们?”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认真读书,仔细思考,展开讨论。很快他们就找出了过渡段,并初步明确了本文是作者采用了以物喻人的写法。

2、通过“突破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两个问题:

⑴ 这一段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⑵ 这一段告诉我们,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由此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本段是怎样承上启下、由物写人的,并初步理清文章由“赞白杨”到“喻人物”的写作思路,为进一步分析课文作过渡。

3、紧扣“突破点”,牵动上下文,逐段理解课文:

讲读第一部分时,我着重引导学生了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感知白杨树高大挺秀的外形特点和深入理解白杨树正直、无私、坚强的品格。学习第二部分则重引导学生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弄清作者是怎样借物喻人的,从而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阅读分析来理解弄清课文内容,如“高大挺秀”、“卫士”、“从来就”、“不管……不管……”、“总是”、“沉思”、“微笑”等等。

4、照应过渡段,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中心和写法的妙处:

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⑴ 从表现文章中心看,过渡段起了什么作用?

⑵ 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从以上教学环节可以看出,只要抓住了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处作为“突破点”切入课堂教学,就可以避免了那种“用力均衡、面面俱到”的教法,能够突出重点,加强了“整体性”的联系,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极好的训练,在学习方法上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启发,有利于其自读能力的提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中秋赏月
我的一个星期天
我的家
龙潭瀑布的美景
老师不在的一堂课
共同前进
丢手绢
美,无处不在
一次激烈的比赛
最关心的事
家,能遮挡风雨
冬运会
体验城管执法争做文明少年
畅谈暑假期间生活
探析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浅谈英文电影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听说能力中的应用
试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试论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成人英语课程教学的应用思考
探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英语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浅谈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探讨
浅析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问题的策略研究
探讨应用文翻译的文体学探究
中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与途径
探析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浅论影响大学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
浅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北京版 人为什么要活着 想和做课文分析与同步练习(1)
背影教学设计1
17端午的鸭蛋
北师大版中国石拱桥教案(1)
29《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马说》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案
26、小石潭记
《五柳先生传》教案
28、醉翁亭记
《雪》教案
《俗世奇人》教案
24《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27、岳阳楼记
30诗五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