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4
《白杨》教学札记之一
《白杨》取材于六十年代支边一事,写一位新疆工作的父亲,带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之教学目标。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一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二要抓课文中的联系点,即把白杨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这就是为本课教学树起的“靶子”,本课的教学定位、定向于此。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突出以下几点:
一、抓思路,教路、学路、文路和谐统一,同步进行
课文的作者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点──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一顺序来组织文路的。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三个问句,承上启下,串联全文,句句递进,引向深入。第一问句“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引出白杨,理解其“高大挺秀”的形象;第二问句“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理解其“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的特点;第三问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理解其象征意义。教学中,应把三个问句作为“突破口”,并围绕三个问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抓联系,挖掘内涵,深入理解体会文中寓意
应该说,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达到了。但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作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应采用“上钩下连”的方法,上接“特点”,下连“三个只知道”,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而不知道父母是边疆的建设者;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而不知道父母带他们来新疆安家落户、扎根边疆的心愿,让他们在这里念小学、中学、大学,将来成为第二代、第三代……的建设边疆的接班人;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而不知道边疆还十分荒凉贫瘠,需要付出几代人艰辛的劳动,才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文和道达到完美统一,可收到一举数得之效。
三、重训练,以读为本,兼顾听、说、写的训练
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首先须突出“读”的训练。可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默读、齐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会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使感情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通过口诵心惟,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其次,要进行思维训练。本文理解中心思想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思维也渐渐深入,对问题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尤其是通过本课所设计的根据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的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对思想内涵的理解深度。再次应说、写并举。理解白杨的特点,要通过抓关键词句完成。即找出“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两个句式归纳出白杨的特点,并相机用这两个句式练说;等到理解了白杨的象征意义这段文字后,再带着对边疆建设者的崇敬与爱戴,让学生用这两组句式去写话,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而可放手让学生畅谈“你父母对你的希望是什么?你如何去实现它?”从而潜移默化,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风
- 猴园参观记
- 伤心
- 快乐的一件事
- 字典也是老师
- 秋游千佛山
- 雪中游戏
- 昂首
- 难忘今宵
- 难忘的元宵节
- 校园里的小故事
- 快乐中秋
- 秋天到了
- 一只小猫
- 我这样帮他
- 2011公司中秋晚会企划方案
-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 市卫生系统双创工作部署
- 房屋安全自查报告
- 人事局党支部整改措施
- 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年活动企划方案
- 校本研修方案
- 区烟草局下半年工作部署
- 区委常委会创建工作意见
- 乡镇发展工作思路和措施
- 教育局四联四为方案
- 2011学年秋季学期后勤工作部署
- 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意见
- 县平安创建基层基础工作实施意见
- 新学期教室布置要求
- 我国会计管理改革的历程与面临的任务(1)
- 浅谈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理解与分析(1)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剖析(1)
- 会计控制目标系统论(1)
- 新会计准则对军品成本结构的影响(1)
- 国际会计报表分析基本模式评析(1)
- 计算机的发展将导致会计革命(1)
- 试论我国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 浅论预算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1)
- 论会计监督权利(1)
- 有关会计分部报告的几个问题(1)
- 控制权转移、民营化与财务报告质量: 相关研究评述与启示(1)
- 浅议实证会计研究(1)
- 社会对账与会计信息质量(1)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4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案例及评析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5
-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爷爷和小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6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8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7
- 《爷爷和小树》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8
- 《爷爷和小树》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