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6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理解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成一句话。
提示: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
2、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提示:“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3、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提示:
①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②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
“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始料未及……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⑵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提示:“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地下了高傲的头!”
4、既然这项工程难度之大,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提示: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5、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提示:“根本不可能”意思是这样的隧道绝无打通的希望。结合全文可以知道在海拔4950米的风火山上,冻土层、冰岩都是“世界级”难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难怪西方媒体如此预言。这句话更加强调了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衬托出了西部建设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龙龙哥哥飞起来了
- 一个奇怪的梦
- 秋天的快乐
- 珍惜时间
- 续写《一只小鸟》
- 大雾
- 我的同学
- 收酒瓶的小男孩
- 拔河
- 自我介绍
- 我长大了
- 我爱蓝色
- 我的课余生活
- 泡杯菊花茶
- 贴鼻子
- 陪审制度纵横论司法制度论文(1)
- 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的定位与运作司法制度论文(1)
- 迈向立法者的法理学司法制度论文(1)
- 循环经济立法研究司法制度论文(1)
- 电子证据的概念、特征及其研究意义司法制度论文(1)
- 浅议程序公正司法制度论文(1)
- 农民工犯罪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郭锐司法制度论文(1)
- 论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司法制度论文(1)
- 裁判方法论要司法制度论文(1)
- “警民联调”工作的法律思考司法制度论文(1)
- 试论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宋飞司法制度论文(1)
- 现代科技与证据制度司法制度论文(1)
- 论民行检察改革的进与退司法制度论文(1)
- 论司法效率的提高司法制度论文(1)
- 多媒体示证的相关效益/吴胜军司法制度论文(1)
- 《詹天佑》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创新教案
- 《静夜思》教学谈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
-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阅读教学设计
- 《草船借箭》的两种教法
-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 《一夜的工作》说课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詹天佑》课堂教学片段实录和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