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30
来自“他信”的“自信”──《清平乐·村居》教后记
今天上午,我带着五年级⑼班的孩子们共同研读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听课的老专家曹老师对我的上课风格给予肯定,对教学环节设计也比较认同。
下课后,我的心中像卸了重担似的,感到特别轻松。老人家的点头和赞许也给我增添了自信。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一方面,我对教材的思考比较深,善于利用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时空,教学设计比较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另一方面,执行教案的能力不够,课堂控制能力不够,有的环节老是上不了,下课铃就响了。今天,孩子们非常合作,虽然没有经过“彩排”与“铺垫”,但是,该学会的全完成了,还有一些相当精彩的发言。“管理出生产力”呀,要是我每天都像这样充分准备,学生每天都这样有规矩,有激情,我们的课堂效益该有多好!
曹老师肯定我的朴实、真实的教学风格,不做作,呈现实实在在的课堂。学生有错误,有“学”的的过程,而不是一切顺顺当当,脱口而出的都是标准答案。比如学生说“中儿正在编织鸡笼”,我强调口语与书面语、诗词用词的不同,强调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理解诗词。第二教时开始,我叫学生听写生词,并纠正错误,曹老师对此也认同。公开课、汇报课也应当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对于我来说,根本就没有“公开”的意识,呈现的就是常规课,平常课;再说,表演也不是咱的特长呀!
曹老师还肯定了我设计的三个问题。在体会词人描绘的情景和词人的思想感情这一环节时,我要求学生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思考词中写的是什么样的景,什么样的人,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围绕三个问题讨论交流,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安宁、和谐、温馨就有了较为感性的认识。然后,将自己想象中的村居美景写下来(其实就是改写课文),可以将语言条理化,规范化,训练了写作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缺陷也是有的,就是“醉里吴音相媚好”那个“醉”,学生说是喝了点酒,有点儿醉意,我没有引导深入理解。其实我备课是想到的,也看了窦桂梅老师的课堂实录,知道“醉”还表示对乡村和谐、安宁、温馨的沉醉和向往,是“翁媪”之醉,也是诗人之醉。我当时没有打断学生的发言,下次课上再补充一下吧。
这次课堂过关汇报,增强了我的自信,非常感谢曹老的鼓励和指点。努力提高课堂效益,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目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四神争霸
- 梦游太空
- 假如我是老师
- 亲子节
- 100年后的地球
-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 十年后的我
- 奇妙的梦
- 我真想……
- 你喜欢上这样的课吗
- 吹泡泡
- 和人比力气
- 月
- 假如我是设计师
- 诚信在我们的身边
- PLC 机械手自动控制设计
- 中世纪商法的形成及背景分析(1)论文
- 计算机选修课程特点与问题探究
- 论商法的发展与信用机制建设(1)论文
- 卡通饮水机底座产品完善及注射成形模具设计
- 高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 基于可视化参数的永磁直流微电机壳环切模具设计
- 浅论商法的商业保护原则(1)论文
- 计算机网络化教学实施过程
- 计算机在化工中的运用课程系统建构
- 论交易信用的商法维护(1)论文
- 商法概念多维性研究(1)论文
- 设计自动钻孔的组合机床
- 基于Gene8310的嵌入式家庭服务机器人
- 轮胎压路机简支式后轮驱动装置结构设计(II)
- 《桃花心木》心育设计与实施
- 愚者千虑,总有一得──《桃花心木》教学随感
- 让课文走向生活──《桃花心木》教后记
- “合作质疑”教学《桃花心木》
-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
- 我上《桃花心木》
- 《桃花心木》教后记
- 《桃花心木》课堂实录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桃花心木》教案设计及分析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
- 引导孩子质疑,激发其求知欲──《桃花心木》教学后记
- 《桃花心木》课后反思
- 不定关怀,长成参天大树──《桃花心木》教学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