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0
整体感悟各取所爱──《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谈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所述内容虽距今日时代较远,但是较远的内容恰能因距离感而产生新意,使学生对过去老北京的市井生活因陌生而萌发兴趣。再加上本课从孩子的视角叙述,清新而爽朗,颇有特色,故将导读思路确定为:整体感悟,各取所爱。
一、整体感悟
1、索式的初读:
师:这篇课文好不好,现在我们谁也说不清。所以,我建议大家进行搜索式的初读,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的发现或初步感悟。
生初读课文。
以下为发现或初步感悟的举例:
⑴ 我发现课文主要写了冬阳下的骆驼队生活,作者对冬阳下的骆驼观察太仔细了,还有,和父亲的对话有生活情趣和想象力。
⑵ 我觉得作者思恋老北京市井生活的情感,充分体现在课文最后一段话中,如骆驼队行走一样,慢慢地表达出来的,“童年”不复返,“童年”又重临,让“我”产生了一时半会儿说不清的感情。
⑶ 课文用词准确,句与句之间好像专门给我们留下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太美了!
2、投入式的品读:
师:听了你们的发现或感悟,老师很吃惊,这是真的吗?为了证实你们有阅读的真本领,老师想请你们把平时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拿出来,进一步投入到你们的发现和感悟中,再次品味和思考。我什么问题都不问,只想听见你们能用自己的话互相交流。
师:老师听见了你们交流的语言十分流畅,却不知交流的“浪花”有多么美。下面老师希望你们进行感悟式的精读。一会儿每位同学都可以向老师推荐本课的“精彩一处”。你们说,老师归类写下来。
生精读课文后,推荐课文的“精彩一处”,以下为老师根据学生所说整理后的内容:
⑴ 内容方面:
这一课是以骆驼为话题,讲了冬、春、夏三季和骆驼有关的事,最后一段是作者对往事的思恋。
⑵ 思路方面:
作者先重点写了冬阳下的骆驼趣事,顺着余音未尽的思绪,又简要地描述了春天、夏天与骆驼相关的生活画面,结尾将思绪凝炼在“童年”的境界中。
⑶ 表达方面:
在这篇不算长的课文里,作者的表达方式自如多样,有生动的叙述,有逼真的描写,有简洁的对话,有真挚的抒情。这种自由表达真让人羡慕。
⑷ 语言方面:
作者用童言叙事,用童心抒情,用词准确而传神,句子精美而动情,给我们提供了边读边想的空间。
二、各取所爱
整体感悟的最佳境界,是学生自己能从整体中的不同方面找到自己最喜爱最愿意获取的部分。
师出示学生的“精彩一处”,生读后喜悦。
师:从大家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了,我们说的“精彩一处”哪有这么集中、漂亮呀!其实,这不是老师会写,而是老师会听,是把每位同学所说“精彩一处”中的精彩之处编到一起了,可见,合作出水平。现在的问题是,每个同学都找到了“精彩一处”,都想把它装在自己脑子里存起来。那好,老师送你们五个字:读、背、说、写、思,你们就用这五种方法各取文中的所爱吧。
以下为课堂情景:
1、读:
有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背:
有的同学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说:
同桌或前后座说读到的和想到的。
4、写:
有的学生摘抄词句,有的写简要心得。
5、思:
有的学生在思考哪些词语用得好,比如,“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中的“磨”用得准确,由此想到作者观察之细。有的学生思考最后一段话,“童年却一去不还”,是说作者已经长大不再是“童年”;“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是说童年的那段生活让自己难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苦与甜
- 智胜老师
- 学校,我爱你!
- 成长的苦与乐
- 春天的清晨
- 瞧这一家子
- 假如……
- 开学第一天
- 关爱生命 健康成长
- 走进秋季
- 隆重的欢迎仪式
- 秋天的颜色
- 参加集训 苦中有乐
- 我想有个家
- 感谢"马丁"帮我完成了心愿
- 刍议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 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体现
-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 高中化学有效性对策述评
-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 创设促进数学学习体验的活动情境
- 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探析
- 多媒体课堂设计教学思考
- 谈类比法在生物化学的应用
- 高中化学课堂素养教学探索
- 对职业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 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 例谈分析类地理综合题的答题的技巧
- 现代职称评定工作的对策
- 《穷人》教学设计之三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之三
-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之七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之五
- 《穷人》教学设计之三
-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读写训练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之六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之三
-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构思
-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