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7
《冬阳·童年·骆驼队》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一、课前交流课前准备情况
师:同学们,课前你做好了哪些方面的准备?
生:查看了林海音的有关资料。……
生:查看了老北京的有关资料。老北京和现在的北京不一样……
生:读熟了课文。
师:读得正确流利地请举手。
生:认会了生字。
生:我听了《城南旧事》的主题曲。曲调很抒情。
师:大家为上这节课作了许多准备。有句话说: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不充分的学习。我们平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换句话说,不上无准备之课。下面开始上课。
二、从课题入手导入新课
齐说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
师:当你看到这课题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不懂冬阳是什么?
生:冬阳是指冬天的太阳之下。
生:从童年我看出是写小时候的事。
师:题目中三个词之间,有两个点,你有什么想法呢?
生:没有关联的三个词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在题目上呢?
师:你以前没有遇见这样的题目。所以感到有趣。题目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下面我们检查两项预习任务。
三、展示生字预习情况
1、比较“漠、寞”:
生:第一个沙漠的“漠”去掉三点水,换成宝盖,就成了寂寞的“寞”。
2、比较“袄、袍”:
生:袄和袍都有衣部。袄很厚,袍很长,到脚脖。
3、认读、书写“卸、嚼、傻”三个字:
观察字的结构。在田字格上写两遍。请两个学生到黑板上书写。
让学生自己评价书写情况。纠正“卸”字中的错误比划。
四、展示课文朗读情况
找几名学生接读课文。标准只有一个:正确、流利。
几生读后,让第二个学生重读“老师交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纠正字音,比较多音字:“嚼”。
(出示:含有“咀嚼”和“嚼”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嚼”字的正确读音。)
五、展示课文初步理解情况
师: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写了什么?有什么初步的感受呢?请做了这项预习的说一说。有就说,没有就听。
生:我感受到童年的乐趣。
师: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呢?
生:通过看骆驼咀嚼这件事上,体会出了童年的乐趣。
生:我体会到林海音十分怀念她的童年。
师: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呢?
生:从29页15自然段“可是我是多么怀念我的童年……”
师:对了,前面还有一个词。
生齐:一去不还了。
生:我还知道课文写了和爸爸谈论驼铃。
生:我还知道林海音问妈妈骆驼的去处。
师:也就是问行踪。
生:通过看骆驼咀嚼,懂得了做事要沉得住气。
师: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以后她沉得住气了吗?
生:慢慢的想,默默的写。写成了一本书《城南旧事》。
师:成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作品翻译成几十种文字流传国外。
生:我读出了她的童年很好问。
师:妈妈怎么评价她?
生:总是问、总是问。
师:照这样读下去,根本不用老师讲了。
生:林海音小时候观察很仔细。
生:林海音小时候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师:是的,还和她的爸爸争论呢。
生:她还喜欢剪驼毛。
师:对,当她发现骆驼肚子底下的毛不整齐了,她就想给它剪一剪,让它漂亮一些。她真喜欢骆驼。
生:她的想象力很独特。
生:我还读出了她很十分的天真。从第4自然段看出:……
生:她怀念骆驼队,想念童年。
生:1~3自然段写了我家的生活环境。
师:我为什么能见到骆驼队?是因为骆驼队给我家送煤。这几个自然段你注意到了,很好。这节课上到这儿,下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22世纪的一天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奥运畅想
- 给予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一件小事
- 多姿多彩的声音世界
- 20年后的衣服
- 神话王国
- 英魂永存的山海关
- 22世纪的今天
- 一声声亲切的问候
- 假如我是魔法师
- 20年后的我
- 2008年的我
- 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
- 我国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的探讨
- 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工作系统
- 论审计证据特征
- 浅谈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系统审计
- 浅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 浅论审计的理论基础
- 试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论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
- 浅谈如何提高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 浅谈会计信息化审计研究
-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工程造价审计之我见
- 浅议企业内部审计
- 探讨舞弊审计准则的比较与借鉴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杂谈
-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设计思路
- 我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主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后记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立足体验,提升体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心得谈
- 抓住契机,让学生自主探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思路、反思及修改方案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案例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感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
- 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教学反思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反思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