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3
在遗憾中成长──《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门失败的艺术,因为留下遗憾,才有了改进的动力,才使教学不断的更新,不断的进步,不断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童年的发现》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一项科学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授课前,我清楚地知道:这节课的着眼点不该放在发现的本身,而应放在发现的过程上。我遵循着这一点,却让课堂凝固了……
当讲到“老师说,按照进化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学生们的问题顿时多了起来——提得最多的就是“胎儿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这是我预料到的,于是便胸有成竹的回答“同学们,这个问题等你们到中学学生物学时会学习的,现在还不适合学习。”话音刚落,几个尖锐的声音让我难以应答。“为什么到中学再学?”“什么叫适合?为什么现在不适合?”“老师,你中学生物学学得不好吗?”“老师,你就给我们讲讲吧,妈妈说我是石头变的,那我不就成了孙猴子了吗?”一阵哄笑,接着,一阵沉寂……
学生们如同等待喂食的小鸟一样,等待他们“好奇至今还未真正弄明白的问题”的答案。
我的思维乱撞,是用哄两岁孩子的方法告诉他们是神仙姐姐放到妈妈肚子里的,还是讲讲生物学的有关知识?前者会被学生哄笑,后者会引起学生更多难以应答的问题。一阵慌乱中想到本节课的着眼点,于是我如同表演课文中那个年轻的女教师一样,一本正经板着面孔,略带生气颜色并抬高语调说:“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作者求知若渴的精神和大胆的想象力,而不是提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天啊,我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但总算压制住了学生提那么多难以应答的问题,同时也压制住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力。我继续讲课,但是却成了单人表演,课堂气氛让人窒息。
显然,我的处理学生们并不满意,而且失望至极。我知道我的课前准备乃至教学设计都出现了漏洞。这应该是课前准备时预想到的问题,应想好解决的对策,或许可以让学生课后去查阅有关的资料,或许可以提前整理好合适的语言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或许……太多的或许可以让这堂课不至于如此失败。
叹息?不!当遗憾产生后留下的不仅仅是叹息;
庆幸?对!当课堂让你无法应对时,你就有了进步的动力。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让我因遗憾而庆幸,因遗憾而成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小金鱼
- 游 龙湖
- 我的风筝飞起来了
- 精彩的魔术
- 知识就是力量
- 我的爸爸
- 不听话的徐子桐
- 第一次洗袜子
- 杨寨新村
- 三只小狗
- 小猫吃草
- 千手观音
- 快乐的秋游
- 读追梦有感
- 秋天的枫叶
- 关于立足社会需求的中职物流教育前瞻性研究
- 关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建三江旅游资源类型分析(1)
-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1)
- 浅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途径及防范对策(1)
- 论区域产业政策(1)
- 基于幼儿教师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研究
- WTO(关税)对我县的经济影响分析
- 谈促进职业教育思想的转变,面向社会需求办学
-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地方工科院校专业结构构建
- 学校管教权及其运行问题研究
- 浅谈当前幼儿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原因探析
- 幼儿园领导听评课艺术与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 浅谈混龄教育模式中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 浅谈幼儿教师美术素质的思考与认识
- 《鸟的天堂》一课中渗透环境教育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 《观潮》 教学设计三
-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三
- 《雅鲁藏布大峡谷》 综合资料
- 《观潮》 教学设计一
- 《观潮》 综合资料
- 《观潮》 教学实录与评析
- 《观潮》 教学设计五
- 《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设计一
- 《观潮》 教学实录二
- 《观潮》 教学设计四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 《观潮》 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