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三教《晏子使楚》

三教《晏子使楚》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三教《晏子使楚》

第一次执教《晏子使楚》是在二十余年前,那时我踏入教坛没几天,以为只要学生们感兴趣,就是最好的课了。于是,在备课时,我只把故事内容反复看了好多遍,可以说记得滚瓜烂熟了。待到上课时,故事确实讲得很精彩,学生们也个个沉浸于美妙的故事中,然后一看手表,一节课差不多只剩下几分钟了,让他们读一下生字词就草草结束。以为当老师不过如此,我这么一出手就能让所有学生大开眼界。没想到自己认为的一堂好课,不仅没得到听课领导的什么好评,还说我这样上下去,学生们的兴趣是有了,可教学任务一点也没完成。学生们是来学知识、学技能的,如果他们几年下来一无所得,哪我们还办什么学校,不如给他们每人一台收音机听听故事不就得了,说得我脸上红一阵青一阵的。

第二次执教《晏子使楚》是在三年前。此时,我己经是小学高级教师了,为了上好这一堂课,我化了好大的精力,从本篇课程的字词,以及自己认为的各个知识点都进行了认真的钻研,但我的出发点是放在学生们自我提问的能力培养上。力求他们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结果上课时,他们提的问题很多,但又很杂乱,有些是根本不需要理解的,有些实在太肤浅,有些提得偏得实在不着边际。课堂上有点乱哄哄的感觉。学生的参与率是高的,动脑筋的概率也是高的,但课堂的利用效率太低,误入了为培养能力而培养能力的巢穴之中。

第三次执教《晏子使楚》是在几天前,学校为了全面提高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效率,特地邀请了市教研室资深的专业人士对每一个教师进行听课评点。我们同年级三位语文老师各选了一篇课文,我还是挑了《晏子使楚》这一课,这个单元里的三篇课文的教材都比较难把控。执教时,我从感受入手,一开头,我就向他们提问:“你们受到了侮辱会怎样做?”于是,一石击起千重浪,他们纷纷议论开了,有的说,会愤怒:有的说,会反驳:有的说,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于是,我话锋一转,说晏子身负着国家的安危,邻国的和平,不辞劳苦地去访问楚国,没想到迎接他的不是鲜花和美酒,而是一连串的侮辱和陷阱。而作为邻国的楚王,专挑人家身体上的缺陷“身材矮小”来侮辱对方,竟要让一个大国大夫钻狗洞。读到这里,你觉得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顿时,学生们就很快议论开了,有的说,楚王高傲自大,目中无人;有的说,楚王阴险狡诈;有的说,楚王缺少应有的道德良知……于是,晏子用推理的办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反驳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说去问一下,如果访问的是狗国,我就钻这个狗洞。”楚王只好把晏子迎进城门。于是,我又来了个顺水推舟,这个“只好”说明了什么?有的说,说明第一个回合楚王打输了,心里很勉强;有的说,楚王是无可奈何;有的说,楚王是不得已而为之。

第二个回合,楚王又心有不甘,借机侮辱齐国人无能:

对晏子的回答,你们有什么看法?即时就有学生发言,说晏子开始的对答太平淡,他只讲了齐国的人多,这样的回应,只能算打个平手。那我就问他们,能不能直接地用锋利的语言攻击对方。就说“我是下等人,只配访问下等国家,楚国就是下等国家。因而只配我来访问。”我这问,他们说“不行!不行!”那样两国的矛盾就激化了,不但没交成朋友,还多了一个敌人,这与晏子的访问目的相违背。因而,晏子既要维护齐国的尊严,又要合礼合节地展开斗争。以退为进的策略给楚王下套,让他挨骂还得陪笑脸。晏子这样做,你怎么认为。有的说,晏子是以贬低自己来维护国家的尊严,真可谓是不辱使命。有的说,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晏子最最了不起的地方。

于是,我又乘机提问,你认为楚王此时有什么感受?有的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有的说是“打掉门往肚里吞”……他们讲得多精彩呀。

第三个回合,楚王又不甘心前面的两次失败,用一个假冒的强盗来侮辱齐国人“没出息”:

这一节是理解中的最大难点,也是文章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晏子说的话比较深奥难懂,晏子所用的是植物学加地理学方面的知识。于是,我乘机开导他们,你们听说过类似的事例吗?只有极个别同学讲了个北方的苹果种到我们这一带,产出来的苹果既小,结果率又低,是他爷爷在世时说过的,并且他爷爷亲自偿试过。那晏子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仅仅是说“水土不同吗?”经过再三点拨,学生们才明白,晏子是借这个知识来反击他们的“社会风气不好,社会环境差”。文中第二个“水土不同”的前面,为什么要加个“也许”,而不用肯定的语气,那样说话的语气不是更有的分量吗?于是,他们又通过读文本,理解到,晏子这样做,反击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是为了给楚王一个台阶下,免得两国伤了和气。那样,虽然在面子赢了,实际上没有达到两国和好一致对外的目的。

由于我在前面已经给他们定下了理解的主旋律,晏子的出访是为了两国的和好。因而,他们在理解上就不会出现明显的偏差。

于是,楚王在最后一个“只好”的后面,讲出了自己发自内心的话,是彻底地佩服晏子的才能,两国和好一切都在意料中。晏子终于出访成功。

最后,我让他们作了小结:你认为晏子出访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于是,他们很快得出了答案:第一,晏子勇敢机智,随机应变;第二,晏子把国家的放在第一位,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三,晏子有渊博的知识。

于是,这一课书就这样轻松且比较圆满地结束了,由于目标明确,重点抓得牢,文本对话到位,听课的老师们,个个都给以中肯的评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的乐器——葫芦丝
大雾
今冬的第一场雪
热闹的国庆节
关爱就在你我身边
观察螃蟹吐泡泡
我的一袋麦子
中秋节
陶泥
家乡的油菜花
送给妈妈一个吻
第一次骑自行车
升旗仪式
多姿多彩的树叶
我和螃蟹
浅论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中的政府在位(1)论文
浅探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及其会计影响(1)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功用(1)论文
谈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构想(1)论文
浅论人力资源开发的公共政策意涵(1)论文
有关建设效能政府中人力资源培训的研究(1)论文
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的研究(1)论文
探析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1)论文
谈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探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创新(1)论文
浅论企业中人力资源的资本化(1)论文
浅论人力资源战略对电力企业的作用(1)论文
浅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和思路(1)论文
谈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1)论文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1)论文
《鱼我所欲也》有关资料
《鱼我所欲也》学法建议
《鱼我所欲也》课文评点
《鱼我所欲也》的逻辑推理
《鱼我所欲也》固定句式
《鱼我所欲也》中的生命教育
抓“两两相对”解读《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中心论点谈
《鱼我所欲也》词语古今异义
关于《鱼我所欲也》的两个问题商榷
《鱼我所欲也》素质教育新学案
逻辑的缺席──对《鱼我所欲也》的质疑
《鱼我所欲也》新解
底蕴深厚浩气长存──品析《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