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8
《晏子使楚》一课的整体认识
《晏子使楚》一课的整体认识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教研室 支玉恒 阅读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地认识一篇课文的整体内容。建立了这种认识,再学习课文的各个部分,就不会是孤立地去学习段落本身,而能把该段同文章的整体,同其他段落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不但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找到一种正确的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
《晏子使楚》由三个小故事组成一个大故事,写出了晏子发挥机智,运用辩驳倒楚一的三个“回合”。板书课题后,第一步讨论“使”字的意思。本课的“使”是“出使”,就是一个人代表一个国家去访问另一个国家。第二步,提问:本课写的是谁,代表什么国家,去访问哪一个国家,主要会见了谁?得出晏子代表齐国去访问楚国,主要会见了楚王的结论。(同时板书“晏子(齐)楚王”)到此为止,已经高度地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班级学习程度较高,还可以进行第三步讨论:提问:晏子到达楚国后,始终受到楚王什么样的“接待”?晏子是怎样对付的?结果怎样?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晏子到达楚国后,始终面对着楚王的侮辱,而晏子每次都进行了巧妙的反击,每次都完全战胜了楚王,最后使楚王对他“不敢不尊重”
同时完成板书:
晏子(齐)←不敢不尊重←楚王
↓ ↑
面对侮辱→巧妙反驳→完全战胜
这个板书比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课文的整体内容。学生有了这样认识,对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具有以下意义:
1、能把晏子每次对楚王的斗争放在整个大环境、大过程中去思考,加深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联系,加强阅读的整体性。
2、板书的下面一行文字正好是学习课文各个部分(段落)的思考提纲: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三个小故事时,就不用接三连三地提出问题,也不必用其他方式(小黑板、投影等)出示一系列思考题;就让学生围绕这行文字提示的三项内容(经第二项为重点)去自己认真阅读、勾画、思考,完成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这就避免了繁琐的提问、对答和讨论,为学生自读提供了时间,创造了条件,实现“以读为本”。
3、这样的整体认识,不但涉及了课文的内容,也含蓄地点出了中心──晏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争得荣誉,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这就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我家乡
- 失败给我带来了欢乐
- 水族畅想曲
- 一件难忘的小事
- 有趣的实验课
- 记一次劳动
- 《枫桥夜泊》改写
- 和日本客人在一起
- 制作小房子
- 秋天的黄粮
- 我们是一家人
- 2008年,我是……
- 在变的日子,不变的翠竹
- 雨,落在校园里
- 清洁工
-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交际策略研究与教学
- 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教学探析
- 试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完善我国国家审计技术方法的启示
- 浅论言语行为理论对听力理解能力培养的启示
-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环境中的英语语言测试
- and的理解与表达
- 浅谈行动研究在外语交际策略教学中的运用
- 浅论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探究
-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 浅析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改进英语口语教学
- 浅析创造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再谈英语写作的礼貌原则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
- it在中学英语里的用法
-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评析
- 浅谈有效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 如何迎接“克隆时代”的挑战
- 《奇妙的克隆》有关资料
- 反对克隆人的理由
- 院士谈家桢的童年始步
- 支持克隆人的观点
- 克隆技术的意义及经济价值
- 克隆人引发哲学争端
- 克隆人真的会出现吗?
- 克隆技术的发展
- 《奇妙的克隆》导读
- 中国克隆动物研究大事记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中的媒体效应
- 《奇妙的克隆》词语解释
- 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教授
- 未来新兴产业:克隆人体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