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新“东施效颦”──《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学校要讲“公开课”了。确定课文以后,我搬来一大堆参考资料,希望从中能寻到可以借鉴的优秀课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小学语文教师》上找到了支老师执教这一课的课堂实录。看完实录,我欣喜不已──我也要模仿支老师上这一课!课上完了,我却沮丧地发现,课被我上走了味儿,我只是演绎了一则新“东施效颦”的故事。
支老师在这堂课上,故意反题切入,说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没有血缘关系,他们不是亲人,哪来“再见了,亲人”一说呢?由此引起学生的异议,引发了学生为了说服老师自觉主动热情地探究课文的欲望,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在我执教这一课时,我也故意反题切入,采取了如上一问。谁料,本应热热闹闹、纷纷想要驳倒我的场面根本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沉默,全班竟无一人举手……说实话,当时我一下子就愣住了。同样的导入,自认为也投入了十二分的热情。为什么却变成了这样呢?
虽然我后来使出浑身解数,还是把学生引到我的“路”上来,要求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找出能说服我朝鲜人民是亲人的事例,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打动我……但我所期待的那种学生为了驳倒老师而产生的浓厚的自主学习的愿望至少减少了一半。要知道,我也预想了学生会怎么想方设法读好课文,以此来感动我,而我又该如何“铁石心肠”一些,引导他们进一步读好课文?我也预想了学生会如何来说服我,而我又如何用挑衅的语言,促使他们说话时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一切都不如我所愿。当时我不仅困惑,甚至有些恼怒!
整整一节课,四十分钟,我不愿再回忆是怎么度过的。课堂已经不是浑然天成的了,因为它的不自然,它的牵强,这场“戏”没有演绎出高潮。我所期待的慷慨激昂、眼睛湿润、深情款款并没出现。而我,因为学生不走我铺好的“路”,也无法投入,心情万分沮丧。
其实,如何处理好课堂预设和生成间的矛盾,课标早就告诉我们: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仅有预设是不够的。教学的“人──人”系统,是主体的,能动的,活跃的人的活动,只有当预设与生成统一起来,才会真正构成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美。我们的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只是,仅仅为了满足我平面的,头脑中的抄袭的一幅画面,我堵死了这意外的通道,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把,让生命的活力在这里黯然。而真正的理想的课堂,不应是我独自一人演绎我设想的画面,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我完完全全地忘记了,我可以模仿特级教师的“行”,却无法模仿他们的“神”啊!
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次彻底失败的模仿!
犹记得钱梦龙老师说过的一段话:每次备课,自己要把课文一遍遍地读,反反复复地琢磨,不同的课文,要有不同的读法,直到确定读出了自己的心得,品出了独特的味儿,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只有这样,教学中才会得心应手。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也许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中,丰厚起来,找到自己的“行”和“神”。
因而,我想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来说:“每一节课都不是简单的重复和模仿,因为课堂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愿“东施效颦”只是我一个人的笑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勤学苦练
- 蛇
- 爱国,需要实干家
- 须鲸的自述
- 中考,我永远的记忆
- 流星雨遐想
- 煮茶论道文理分科
- 爱国赤心,肝胆相照
- 妈妈,谢谢你
- 苦练出天才
- 须鲸的自述
- 大猩猩
- 猩猩的悲剧
- 走四方,品小吃
- 蛇
- ##市2005-2010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纲要
- 村委会选举中的乡村关系和乡村民主的治理化
- 加快大发展 建设新农村
-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
- 试论《居组法》与《村组法》合并的必要性
- 村民自治背景下乡村关系失范的宏观体制根源
-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 促进新农村建设
- 农村城镇化战略与可持续发展
- 对贿选说不
- 浅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乡镇债务:政治学的分析视角
- 尤努斯小额贷款思想对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渠道探索
-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与对策
-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 《窗前的气球》词语解释
- 《假如》探究活动
- 《窗前的气球》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 报晓的公鸡
- 《窗前的气球》教学实录
- 《窗前的气球》成语积累
- 老师住院了
- 她是我的朋友
- 我给奶奶送阳光
- 朋友是什么
- 《窗前的气球》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窗前的气球》好词好句好段
- 争吵
- 表演入境 情景交融──《窗前的气球》教学片断
- 班上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