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片断评析
翻新时间:2015-12-13
《将相和》教学片断评析
前不久,笔者听一位老师执教《将相和》(第十册)中的“渑池之会”。这位老师抓住了学生爱分胜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问,并让学生围绕问题充分展开讨论,激活了学生思维,创造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不断闪现,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老师首先设问:“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在渑池之会上,赵王和秦王究竟谁战胜了谁?这个问题挑起了学生思维的矛盾,课堂里一下子像炸开了的油锅,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战成平了平局,有的说秦王胜了赵王,有的说赵王胜了秦王。面对这种争论不休的局面,老师没有一锤定音,而是让学生细读课文,分小组进行讨论。变争论为讨论,结果学生意见得到了统一,大家都认为在渑池之会上是赵王战胜了秦王。紧接着这位老师又追问一句:“你怎么知道的?”学生争着发言。生甲:“课本上说‘秦王没占到便宜’,我推想一定是赵王占到了便宜,所以我认为赵王胜了秦王。”生乙:“赵王为秦王鼓了瑟,秦王也为赵王击缶,但秦国是大国、强国,赵国是小国、弱国,因此可以说赵王胜了秦王。”生丙:“还有,赵王鼓瑟是秦王让他做的,而秦王击缶是赵王的手下蔺相如让他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赵王胜了秦王。”生丁:“我是从乐器的声音中出来的,瑟的声音优雅动听,赵王鼓的是胜利之歌,而秦王击缶的声音像高破破罐子的声音一样,所以我觉得赵王战胜了秦王。”
这个教学片断的成功之处是:
1、设问抓住了教材要点,又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启发性强。
2、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较浓,老师仅说了三句话,而其余都是学生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答问。
3、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最后的答问令人耳目一新,正像执教老师说的那样:“这样的答问是我始料不及的,孩子的创造能力大有潜力可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Do都城之旅
- 贪心的狮子
- 寒假里的一件事
- 百鸟乐园
- 一棵桔子树的自述 学洗碗 太阳能机器狗
- 五官争功劳
- 我的双休日
- 我的假日
- 学游泳
- 我最崇拜孟姜女
- 春天的校园
- 《长袜子皮皮》
- 蚕宝宝
- 猜歇后语
- 我喜欢的一次春游
- 社祀与殷周地缘政治
- 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比较研究
- 严格规则主义及其对中国宪政之影响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何为儒家之道(一)
-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宪法对刑事被告人权利的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孟子的“仁义内在”说
-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依法治国”的宪法效力
-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文化本体与文化形态
- 生生之境 ————《周易》“变”“通”观念的生态关怀
-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法与行政法良性互动关系之思考(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易图的逻辑划分与问题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二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片段评析
- 《太阳》第二课时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之三
- 《太阳》教学设计之一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片断赏析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之二
- 《太阳》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之五
-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设计之二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之四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一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之一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