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扣住一张“嘴”,读活文中人──《将相和》教学解说
再教《将相和》,我尝试着抓住文中大将廉颇的一句话“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着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引导学生研读“嘴”字,建构“教学骨架”,由此辐射全文,进行卓有成效的品读对话,多角度、立体化地解读历史人物,使课堂教学取得了实效。
一、切入,直击冲突处
师: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老师想知道你们在这次历史之旅中,“遇”到了哪些人,“碰”到了哪些事,对课文有了哪些简单了解。
(师生共同归纳提炼出故事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在初读课文后,引领学生直面文意的冲突。)
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文中将相失和的原因所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直接叙述将相失和原因的句子找出来。
(生直接切入“负荆请罪”故事中廉颇愤懑不平的原话,并在师生互评共创中,读活人物情态。)
师:在老将廉颇看来,蔺相如的官职做得比他大,就靠着一张嘴,换句话说,就靠耍嘴皮子,没有什么能耐。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生:我觉得是廉颇妒忌蔺相如的才能,所以才这样说。
生:廉颇心胸狭隘,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
师:我们就来看看蔺相如的这张“嘴”。
(板书一个大大的“嘴”字,并画上“?”)
这张“嘴”究竟有何特别之处?看谁能读出“嘴”背后的意思。
(生兴味盎然,急不可待地读书探究。)
解说:在学生整体感知后,教师引领学生将阅读期待聚焦在蔺相如的“嘴”上,通过关注文意的冲突,有效地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如果说传统意义上是把“和”字作为文眼的话,那么,对“嘴”的探究,则是占据了思维的制高点,可以引领学生领悟本文的冲突,展开充满情趣的文本解读。
二、品读,读活文中人
1、一个为国家利益而“无我”的人──研读“完璧归赵”之“嘴”。
师:自由读“完璧归赵”的故事,画出故事中这张“嘴”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读之后想想你有了怎样的感受。
(生自读自悟,圈画、思考、批注。)
师:蔺相如在这个故事中说了三句话,第二句是“理直气壮地说”,第三句是“大大方方地说”,而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就上前一步说”。如果让大家也用一个表示神态或语气的词来描写蔺相如怎样说第一句话,你想用哪个词?为什么?
生:应该用“胸有成竹”。因为蔺相如知道,秦王正急于欣赏梦寐以求的宝贝,做梦也不会想到蔺相如会借机拿回和氏璧,再说他也觉得蔺相如不敢在他面前耍花招,所以蔺相如能拿回和氏璧,是在自己意料之中的事。而且,在这样短的时间想出这样妙的办法,真了不起!
生:也可以用“不露声色”这个词,因为如果不小心露出破绽,后果不堪设想。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谁能用上这两个词或者更有创意的词,把蔺相如说第一句话时的情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名字真难写
- 师生情
- 站在詹天佑的铜像面前
- 成功的甜蜜
- 华山索道
- 书,我成长的伙伴
- 一堂有趣的盆景课
- 我发现了壁虎逃跑的妙计
- 失败不是永恒的
- 我爱厦门霓虹灯
- 我不愿意再看到……
- 追星族,“饶”了我吧
- 家乡的秋天
- 我的课余生活
- 海峡情思
- 关于语文教学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 探析基于网络的大学生选修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 试论工科院校的外国留学生思想教育
- 试论管理角色理论视域下大学校长角色定位探析
- 关于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转变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
- 关于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统一
- 关于创新非现役文职教员思想教育方法的思考
- 简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的转变
- 探讨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管理教育中角色定位的研究
- 浅谈高等院校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 关于孔子的人学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运用
- 关于高中化学教学的中思想教育之我见
- 试论大专院校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关于数学教学中对职中学生的思想教育
- 试析思想教育在医学院组织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 《智取生辰纲》同步训练
-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 《智取生辰纲》同步练习
- 《智取生辰纲》自学评估
-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 《智取生辰纲》同步练习
-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