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疑──《草船借箭》片断赏析
翻新时间:2023-08-06
要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疑──《草船借箭》片断赏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时,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解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教《草船借箭》一课,我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启发质疑:“你们发现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助的?”一位学生提出:“我觉得课题上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应该是‘骗’字。”他的话音刚落,课堂上便热闹起来。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这正是他们身上闪现出的求异思维的火花。于是我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组织了讨论:
生:我觉得用“借箭”是可以的。船受满箭后,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我们平时借了他人东西后总会说些感谢的话,诸葛亮正是这样在“借箭”后对曹操表示感谢的。
生:我不同意这个说法。这不是感谢,而是嘲讽,意思说:“曹操,这下你上当了,白白送了十万多支前。”
生:我觉得课题中用“借箭”,意思深远。俗话说“有借有还”,诸葛亮得到这十万多支箭不是不还的,在日后交战时他会如数归还给曹操。
生:我认为“骗”字含贬义,若用“骗”字就会损害诸葛亮的形象,而用“借”字则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发展了求异思维,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疑,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便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包饺子的小能手
- 学擀饺子皮
- 我的玩具手枪
- 玩皮球
- 永大王
- 我喜欢冬天
- 值日
- 压岁钱怎么花
- 雪
- 我是一个小陀螺
- 如果我会飞
- 小狗花花
- 收获
- 秋天
- 乐乐的翅膀
- 美国碳关税法案与WTO原则冲突
- 试论WTO规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
- 档案信息电子化问题研究
- 刑事法学学习方法论(1)论文
- 关于重大活动档案管理细节的几点建议
- 开放档案 亟须形成机制
- WTO法律解释的申诉方利益取向
- 加入WTO对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影响
- 浅谈档案缩微品的利用
- 刍议农村房地产档案管理
- 再审之诉模式下的再审立案(1)论文
- 证券法律责任失衡的立法矫正
- 浅议档案人员的意识与能力
- WTO,TPP与上海自贸区
- 满足公众休闲与档案利用的对策
- 《四季》教学设计
- 《月亮的心愿》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评点
- 《匆匆》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二
- 《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一
-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设计
- 《比尾巴》教案
- 《四季》教学设计
- 《丑小鸭》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