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7
《草船借箭》一文教学后的课后反思
《草船借箭》一文教学结束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平时,每节课教师都是主人,串讲串问,有时学生脱离轨道马上拉回来,生怕浪费一点教学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有时又害怕学生造成尴尬的场面,自己下不了台,每次涉及质疑问题,都是牵着他们走。可今天这次课堂上的两个小插曲,反而使我感到了教学的轻松,学生创造的火花也在不断闪烁。那么,我们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呢?通过《草船借箭》一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体会:
一、创设安全的学习氛围
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良好的民主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如当学生提出第一个疑问“借”用得不对时,我就进行纠正,他也许会有苦恼,也许会有被批评的不悦,而我并没有这样做,这就还给了学生学习的充分自由,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参与的乐趣,享受到发表不同意见的乐趣,使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疑而不问”,那些不善于质疑的人,一般学习态度懒散、知识面狭窄,而乐于发问的人却思维活跃,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质疑就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由疑而问,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哪怕是一些幼稚、肤浅的问题。
三、张扬儿童创造的天性
“疑”是创新学习课堂的主轴承,思维是创新学习的核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突破口,而创造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往往只注重教育学生确信书上写的、老师讲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异议,就很生气,即使学生的意见是对的,也要顶回,其实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在上《草船借箭》一文时,如果我直接批评了那位学生:“明明是草船借箭,有什么不对?”那样,学生就不会发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通过这个“借”字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更不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如果我先告诉那个学生:“曹操就是生性多疑,是比不上诸葛亮的。”相信这个学生会很受打击,以后可能只会遵循所谓的“正确与否”,从此扼杀了儿童创造的天性。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那种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的教学,只有那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老师的信
- 看病
- 雨中情
- 芭比宝贝
- 我的新年
- 吹泡泡
- 跳跳糖
- 第一次包饺子
- 星星哪儿去了
- 我当妈妈
- 花生
- 我的妈妈会变脸
- 妈妈笑了
- 种子发芽了
- 机灵的小猫
- 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 期待与建议
- 追求精细管理 提升教学质量
- 加强学生管理 办人民满意学校
- 提高课堂观察实效性的思考
- 坚持听评课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
- “硬措施”与“软问题”
- 学校文化:一种充满正能量的自觉行为
- 我心目中的一堂好课
- “惩罚”教育的艺术
-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
- 生本管理让我走向轻松
- 给公开课减负
- 体悟诵读韵味 放飞童年梦想
- 知而获智 知达高远
- 基于学校的小学教师培训研究
- 小摄影师
- 《小马过河》以趣激智教学设计
- 《卧薪尝胆》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海底世界》详案
- 只有一个地球
- 吹泡泡作文教学设计
- 寒号鸟
- 三年级快乐作文《龟兔比赛》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纸的世界
- 《燕子过海》教学实录之一
- 《卧薪尝胆》课堂实录——薛法根
-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 《做一片美的叶子》第二课时
- 一去二三里
- 院子里的悄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