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慎用资料──《景阳冈》教学随感
每次备课中,面对辛辛苦苦搜集来的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我一向的做法是──拿来主义。不管是从教育杂志上觅到的,还是从网上搜索得到的,我统统拿来为我所用,为课堂增添了不少光彩。长期以来,我对此举颇为得意。
但这次,我差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事情是这样的。我在《小学青年教师》杂志上找到了与课文《景阳冈》相关的资料。资料讲述了施耐庵写武松打虎的过程,苦苦思索不得,突见门口一位大汉正在与狗搏斗。他细致观察后,就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武松打虎的一系列动作。这份资料能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又能使学生体会作家写作与生活密不可分。我读后感觉挺好,便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讲给学生听。我讲着:“大狗一扑、一掀、一剪,大汉三次都躲闪而过。大汉举棒就打,结果打在树上,棒子折成两段。大狗把两只前爪搭在大汉面前,大汉就势按住大狗的脑门,使尽平生气力只顾乱打……”这时,有一学生不等我讲完,就插嘴问话:“老师,《景阳冈》是施耐庵观察大汉打狗后写的吗?”其他学生也七嘴八舌地问道:“老虎的动作与狗的动作一模一样吗?”“施耐庵这不是在欺骗读者吗?”“您不是总说要真实地描写生活吗?”学生穷追不舍的问话一下子把我把我问懵了:怎么我在看故事时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呢?怎么就没发现这故事有不妥之处呢?还好,我比较机智,稍做思考后,我就为这个故事续接了个结尾:“施耐庵仔细观察后,又亲自去拜访当时打虎英雄,到深山老林里仔细观察老虎的一举一动。后来,一挥而就,就写出了武松打虎这一部分。”
事后,我想:我找的这份资料能为我的教学更好的服务吗?我看到资料时,为什么不能像我的天真好问的学生那样,多问自己几次呢?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自己的教学,都能为自己教学服务。我们在备课中,多方面搜集资料是有好处的,但不加思索、不经整理的资料,完全照原样搬给学生,就如囫囵吞枣那样,对学生,对教学有什么好处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红池坝的传说
- 我的小制作
- 布娃娃
- 自行车
- 快乐的元旦
- 元旦节日
- 看电视
- 蜻蜓救蚂蚁
- 挂历
- 夸夸我的同学
- 美食节
- 我的好朋友--同桌
- 夸夸我的家乡
- 打扫房间
- 夸夸我的家乡
- 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上)
- 开征遗产税意味着什么
- 政府间收支划分的法律依据
- 遗产税立法若干问题探讨
- 我国反欠税制度的整合(二)
- 浅析税法上的除斥期间制度
- WTO体制下中国税法发展的趋势
- 国债法律制度完善——以国债监管为视角的思考
- 新形势下中国财税体制改革与财税法制建设的应有理念
- 中德两国提存制度比较研究
- 试论我国地方税收立法权的确立与界定
- 《立法法》与税法的两个基本问题
- 私有财产权的税法保护
- 完善、稳定与发展我国的金融税收制度
- 我国农业税制立法改革之展望
- 桥梁建筑与美
- 世界最大拱式桥一览表
- 巴黎凯旋门
- 巴黎圣母院
- 赵州桥简介
- 赵州桥建造“三绝”
- 赵州桥
- 捐资助学──希望的桥
- 桥梁发展史
- 茅以升
- 参考资料
- 赵州桥的传说
- 赵州桥之行
- 卢浮宫
- 故乡的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