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慎用资料──《景阳冈》教学随感
每次备课中,面对辛辛苦苦搜集来的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我一向的做法是──拿来主义。不管是从教育杂志上觅到的,还是从网上搜索得到的,我统统拿来为我所用,为课堂增添了不少光彩。长期以来,我对此举颇为得意。
但这次,我差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事情是这样的。我在《小学青年教师》杂志上找到了与课文《景阳冈》相关的资料。资料讲述了施耐庵写武松打虎的过程,苦苦思索不得,突见门口一位大汉正在与狗搏斗。他细致观察后,就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武松打虎的一系列动作。这份资料能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又能使学生体会作家写作与生活密不可分。我读后感觉挺好,便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讲给学生听。我讲着:“大狗一扑、一掀、一剪,大汉三次都躲闪而过。大汉举棒就打,结果打在树上,棒子折成两段。大狗把两只前爪搭在大汉面前,大汉就势按住大狗的脑门,使尽平生气力只顾乱打……”这时,有一学生不等我讲完,就插嘴问话:“老师,《景阳冈》是施耐庵观察大汉打狗后写的吗?”其他学生也七嘴八舌地问道:“老虎的动作与狗的动作一模一样吗?”“施耐庵这不是在欺骗读者吗?”“您不是总说要真实地描写生活吗?”学生穷追不舍的问话一下子把我把我问懵了:怎么我在看故事时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呢?怎么就没发现这故事有不妥之处呢?还好,我比较机智,稍做思考后,我就为这个故事续接了个结尾:“施耐庵仔细观察后,又亲自去拜访当时打虎英雄,到深山老林里仔细观察老虎的一举一动。后来,一挥而就,就写出了武松打虎这一部分。”
事后,我想:我找的这份资料能为我的教学更好的服务吗?我看到资料时,为什么不能像我的天真好问的学生那样,多问自己几次呢?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自己的教学,都能为自己教学服务。我们在备课中,多方面搜集资料是有好处的,但不加思索、不经整理的资料,完全照原样搬给学生,就如囫囵吞枣那样,对学生,对教学有什么好处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怕狗
- 不可大意
- 拖楼板
- 电视给我做主
- 我们班的流行
- 搞卫生
- 蜗牛
- 叠被子
- 爱打“小报告”的狐狸
- 难忘的一次考试
- 当模特
- 我的小房间
- 考试
- 网上经历
- 做家务
- 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及监管对策
-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结构设计
- 城市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 民间传统继承习惯与现代继承法的良性结合
- 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制度的存废与完善
- 对构建环境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思考
- 政府行政结构关系与信访接待体制改革
- 刍议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 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的作用
- 从民事诉讼角度浅析家庭暴力的公力救济
- 新时期银行消费信贷风险与防范
- 作品完整权的保护限度
- 现代环境伦理的密尔困境及解决路径
- 当代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的权利认同
- 迈向多元自主的乡村治理
- 《儿童诗两首》课文原文
-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 习作:童年的发现
- 《儿童诗两首》精品教案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4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
- 课文:童年的发现
- 每一个发现都珍贵——《童年的发现》教学案例
- 《童年的发现》A、B案
-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4
- 《童年的发现》免费教案
- 《童年的发现》课文原文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