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1
让学生走上讲台──《猴王出世》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猴王出世》是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课文叙述了石猴成为猴王的一段经历。
上这课的前一个星期,我就认真钻研了教材,备好了课,准备按部就班地进行。直到教这篇课文的前两天,我突发奇想:《西游记》的故事,学生并不陌生,如若按老套路去上,学生肯定不会感兴趣。既然文章的内容学生很熟悉,何不让他们通过充分地阅读、预习后,自己来当小老师呢?放学时,我把我的想法跟学生一说,他们反响很强烈,回去后很认真地阅读了课文,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还象摸象样地备了课呢!
翻看孩子们的“备课”,我的心情特别激动,因为我发现他们并不是像平时预习时那样应付式地摘抄了几个词语、句子,抄一下背景资料,而是深入到文章中去了,不仅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抓住了重点的词、句,还考虑、设计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请大家找出描写猴子动作的词,并模仿其中的几个做做;从文中可以看出猴王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你喜欢猴王吗?在你心目中猴王是个什么样的形象……我找来几个“备课”特别认真的孩子,分别指点了一下,并邀请他们几个当“小老师”,他们欣然接受了任务。
【案例描述】
正式上课了,孩子们人人争先恐后,一个个把手举得老高,生怕老师看不到他在举手。他们都渴求走上讲台,过一把做小老师的瘾。
我点到了手举得最高的杨中宇同学,他欣喜若狂,拿着课本、“备课”,迈着健步跨上讲台。从介绍作者到讲解《西游记》,从孙悟空的来历到水帘洞,他口若悬河地大讲了一通。这时,台下又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我叫了几个学生,让他们说说。
这个说:“他讲得太快啦!”
那个讲:“他只顾自己讲,没有叫同学回答问题。”
“他没有启发同学思考。”
“他没有让我们自主学习。”
……
我听着学生的发言,心里在想:他们评得多么中肯啊,活像一个个小老师。
之后,我叫上了我们班鼎鼎有名的“诸葛亮”唐汨沙同学。她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拿出一个光碟,开始播放《西游记》第一集《猴王出世》。学生们看看录像,学习的兴趣来了。他们有的哈哈大笑,有的手舞足蹈,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拍手叫绝……这时小老师发话了。
小老师:“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快速地读读课文。”
学生:纷纷下座位找自己的好伙伴读课文。
小老师:“请说说孙悟空出世的过程。”
……
小老师:“石猴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
小老师:“谈谈你对孙悟空的印象。”
……
小老师:“请给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拟小标题。”“把你喜欢的好词语、好句子划出来,读给大家听听。”
课的最后,小老师布置了一个学生都会做、又都喜欢做的作业:自编《西游记》中的小故事。
【评价反思】
这一堂课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就这样轻松、愉快地结束了。这节课从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小老师精心设计的每一个学习过程,每一步都让学生全员参与,学生都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整堂课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课堂上学生们兴致极高,一改过去那种沉默寡言的局面,发言很踊跃,笑声、掌声不断,比我预料的效果要好得多。我相信,这节课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深刻的,孩子们的学习收获也是很大的。
这个案例,让我尝到了“舍得放手”的甜头,让我看到了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们的真正风采。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说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而老师呢,也“应转变观念,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这节课之所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功,就在于老师对教材的合理利用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而这种打破常规的处理方式,不是凭空而来的,这个突发奇想也是建立在对教材内容的熟悉,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教无定法。如若我们每一位老师在教学时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合理的教学策略,那么,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勤劳的农民
- 春姑娘
- 自我介绍
- 小刺猬摘苹果
- 小鸡住院
- 美丽的夜晚
- 快乐的体育活动
- 这是谁的错
- 夏天的小池塘真热闹
- 请节约用水
- 甜甜的雨
- 韭菜和葱
- 夜游姚江
- 小猫钓鱼
- 木娃
- 系统党委XX年工作总结
- 乡镇人大主席(团)年度工作总结
- 改制企业年终工作总结
- **市十一黄金周工作简要情况汇报
- XX年度工作总结(县委组织部)
- 机关党委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思路
- 县卫生局XX年卫生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安排
- 公路管理站XX年度工作总结
- XX年××镇人大工作总结及二XX七年镇人大工作计划
- 汽车站年度工作总结暨下年工作安排
- 党支部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总结
- 汽车修理中心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工作总结
- XX乡镇人大主席团年度工作总结
- 县委组织部XX年度工作总结
- 对冯氏喜剧电影经典对白的语用分析
- 议现代影视艺术的审美意境与发展
- 谈以美国民主宪政为例看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管理创新
- 关于我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民主自治建设的若干问题和对策
- 《我是杀人犯》:杀人之后的故事
- 影视艺术的教导动能综述
- 析微电影广告传播价值
- 浅谈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民主集中制建设的丰富和发展
- 苏青:一边努力一边等待
- 关于对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反思
- 廖凡:气质是可以改写的
- 尼古拉斯·霍尔特:不只是好“皮囊”
- 没有民主,就没有科学发展——纪念陈独秀先生诞辰130周年
- 影视媒体资料在图书馆中的运用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打电话》教案
- 《哪座房子最漂亮》 课前透视教案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 《秋天的图画》教案
- 《静夜思》教案
- 《王二小》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影子》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棉花姑娘》教案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