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听《猴王出世》有感
四月我去了金华,参加了浙江省中西部地区首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的听课,期间羊海洋老师执教的《猴王出世》给我流下了深刻印象。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这是教学的重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根据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教学时,教师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首先,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中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然后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读读议议。接着再读课文,读中感受形象。最后组织学生讲讲猴王出世的故事,并适度拓展,开展语文活动。孙悟空,学生大都比较熟悉,帮助学生感受他最初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将读、想、做等有机结合,让孙悟空最初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如,“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可让学生边读边联系平时所感受的孙悟空的形象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想象后说一说,说后再读,这样,猴王形象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来。
不过我感觉在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课文中有一些难认的字,其中,许多字在本课尚未列入“会认”的范围,这些字,学生凭借拼音会读即可。课文中有些词句,学生能知其大意即可。如,“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一句,学生大概知道“这块石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时就有了,日久天长,有了灵气”这个意思就行了。教师大可不必逐个细讲,只要在有些影响阅读的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出现时,可让学生通过查字(词)典解决,有的老师可直接告诉学生。避免占用课堂大量时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猫为什么可以爬树
- 游千岛湖
- 保护地球
- 内胎和外胎
- 秋天
- 我的乌龟先生
- 雨浪滔滔
- 泰宁游记
- 一片叶子的故事
- 美丽的秋天
- 难忘的一件事
- 溜冰
- 假如我是孙悟空
- 张家界的野猴
- 一次失败的实验
- 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三道“防火墙”(1)
- 谈声乐艺术中的文学语言
- 减振原理在城市高架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造价分析
-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融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探析(1)
- 浅谈香港地铁的有效运作
- 国内音乐研讨的思考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资监理
- 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地下工程施工方法
- 浅议审计的独立性
- 反应板材料和结构对直线电机车辆性能的影响
- 轨道交通与我国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一套全国产化信号系统在大连快轨3号线中的应用
- 谈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的意境
-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技术在地铁信号系统中的应用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二
- 《欢庆》教学设计
- 《活化石》教学设计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
-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 《风娃娃》教学设计
- 《假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一
-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