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试教稿
各位评委:
上午(下午)好,我是第XXX号考生,我试教的课题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现在可以开始了吗?
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请同学们读课题。
我们很多家庭都爱养花,可是德国人养花与我们中国人养花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相信你们通过认真读书,一定能找到答案。
好,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相信你们一定读懂了课文,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
四五十年以前,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他为什么吃惊?谁知道?
请你说,“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可见德国人──的确爱花。
还有吗?你说,“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请注意“脊梁”的读音,大家一起跟老师读两遍,“脊梁”“脊梁”。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这盆花,谁能告诉大家花的“脊梁”指什么?请你说,对,花的“脊梁”就是指花茎、花枝。
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茎、花枝,要想看到鲜艳的花朵,就要到哪儿?对,要到外面,要到街上才能看到花。请看屏幕,这就是站在街上看到的阳台上的鲜花,美吗?
季先生不禁要问女房东了,他怎么问的──“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女房东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莞尔一笑”,请这位可爱的女生表演一下“莞尔一笑”。好,很准确,看到了吧,这就是莞尔一笑,请你带着莞尔一笑读读女房东的话。
同学们,从女房东的莞尔一笑和“正是这样!”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老师给大家补充一份材料:
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
听了这个介绍,你觉得女房东是怎样一个人?请你说,“善良”,你说,“淳朴”。说得多好!
从女房东的莞尔一笑中,从女房东简单的“正是这样!”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德国人善良、淳朴的性格。
好,请看大屏幕,谁能读出季先生的吃惊之情和女房东莞尔一笑的意思?请你读,你现在你就是季先生、女房东,读。还有谁要读?你读。大家一起来读读。
请看屏幕,现在,我们跟随季老先生从房子里走出来,来到街上,这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看看屏幕上的图片,然后找出文中有关的描述读一读。
好,谁找到了,你说,对,第三自然段,你来读读,很流利!
请看屏幕,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说,“太美丽了!”你说,“华丽”,你说,“五彩缤纷”,你说,“十分绚丽”,书中也有形容这一景象的词语,找一找,你说,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么多的美丽的花儿,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上”什么意思?你说。山间小路,有许多树阴。对,想象一下,茂密的山林,走在林间小道上,微风吹来,听着各种鸟鸣声,感觉如何?你说。“爽!”对比一下我们周围人来车往,喧闹嘈杂的城市,这儿是,你说。“宁静。”
书上为什么写“如入山阴道上”呢?你说。对,读书真仔细!这儿并不是山林,而是哥廷根的街道,所以加上“如入”两个字。
又为什么应接不暇呢?你说。对,这是一个花的海洋,美丽的花太多了,看不过来了。
多么奇丽的景色!谁来读读这两句话,请你读,我听出了花的美。请你读,我听出了花的多。愿意读的,一起来读。
好的语言,我们要记住,写作文时,就可以用上了,谁能背背这两句。请你,你,这么多同学都举手,很好,一齐背吧!
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只能看到脊梁,走在街上的时候,家家户户的花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多好啊,这正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板书: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现在,我要问你们:文中,人人为我,指什么!我为人人,又指什么?
请你说。说得好,家家户户的花都朝外开放,街上的行人就能欣赏到一个花的海洋,这不就是“人人为我”吗?那么“我为人人”呢?请你说,对,汇成街上花的海洋,有我家养的花,这就是“我为人人”啊!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真的颇耐人寻味,你们还寻味到了什么?你说。“德国人乐于助人。”有独特见解,你呢?“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好一个“快乐自己!”你呢?“人人奉献,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多高尚!还有要说的,好,你说。你想到了歌曲《爱的奉献》,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对课文真的读懂了,老师真的佩服你们!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动事例,你们发现了吗?谁发现了?请你说。对,我们班上的图书角,每位同学现出自己的藏书,大家一齐分享书香,收获更多的知识,这不正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吗?还有吗?你说,对,做值日虽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就因为每位同学的劳动,才给大家创造了一个洁净舒适的学习环境,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说得多好,我不得不再一次佩服你们!
请看大屏幕,我们一齐完成这道填空题:
四五十年过去了,美丽依然──没有改变,家家户户依然──都在养花,迎接我们的主人依然──莞尔一笑,满街的窗子前依然──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境界依然──颇耐人寻味,那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季老先生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漫步哥廷根街头,欣赏花的海洋,思念遥远的祖国。
好,下课,非常感谢大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
-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 欢乐五一
- 捉蚕
- 我想起一个讲诚信的故事
- 雨天
- 伤心的“五一”劳动节
- 妈妈晕车之后
- 神鸟续写
- 大自然的官司
- 小白
- 春节
- 温暖的家
- 五一假期第一则
- 第一次洗袜子
-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及其当代价值
- 别伤害自己
- 用雷锋精神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
- 官员的体制内监督和体制外监督的多重困境
- 对建设工程造价审计的一孔之见
- 民政部门 2014年11期
- 浅谈信访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 关于如何加强政工队伍建设的一些探讨
- 新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投资的路径探讨
- 教育资助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分析
- 谈初中几何证明题的入门
- 创新思维、强化监督,确保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 健全基于预算执行力的预算管理制度
- 推进城建档案工作的问题及实现路径
- 目前纳税评估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唯一的听众》教学札记
- 《唯一的听众》教学札记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片断赏析
- 《唯一的听众》课文
- 《唯一的听众》练习设计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教学札记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相关知识
- 《唯一的听众》教材理解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