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7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
1、《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介绍异国风情的散文,结构十分严谨,语言功力十分深厚,值得学生去品味与欣赏。因此,在教学时,我有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去领悟、去感受这独特的异国风情,并在读中感悟到美的熏陶,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2、课文围绕着小艇写了三部分,如果逐个部分来讲,就又落入了俗套,不符合新课标精神,因此,学习新课时我提出问题:“能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吗?”学生不受我的限制,自由发言,大胆展示自我。然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决定教学思路,整个教学过程不是我牵着同学的鼻子走,而是以他们为主体,以学定教,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教学中,我还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学小艇的样子这一部分,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读,可以画,激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学生纷纷动手、动口、动脑,在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中感受到小艇的独特美,尤其是末了,我出示小艇的纸模,让大家看着模型去回忆小艇的样子,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达到能背诵,摆脱了“要我学”的精神枷锁,读起来轻松,背起来愉快。“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部分,我让学生通过想象、表演去感受、去领会,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兴趣盎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领略到小艇的独特,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在教学中,我感觉教学过程比较顺畅,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学生收集的资料有限,对课文背景的理解还不深不透。又如:教学小艇的样子时,对比喻句的分析不够到位,使学生对小艇的结构领会得不够准确清晰。这些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改进。
4、总而言之,讲授《威尼斯的小艇》这课时,从备课到上课,都有所收获和体会,受益匪浅。
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课堂紧凑,层次清楚,学生分析、理解等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是一节成功的课。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把读思结合,思说结合。学生在朗读中,能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过程中,学生感情朗读三次,每次都有层次上的不同要求。第一遍眼中要有语言,第二遍脑中要有形象,第三遍心中要有感情。这只是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但学生感情朗读还差,也就是学生的语感还差,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细心加耐心地培养训练。
5、最成功的有两个地方。其一,是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我没有采用以前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而是采用给学生一个情景,让学生去读去找,学生每次读完后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说,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通过学生的说,全班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真正做到读、说、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其二,对“水蛇”一词的挖掘。以前从没有注意到这个词。在这次备课中,通过反复读文章,发现“水蛇”一词不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威尼斯的小艇轻快灵活的特点,还写出了它所有的特点。有了这一发现,怎样把它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又怎样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相结合?我找到一个切入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一个语言训练: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从“轻快灵活”开始,学生联系到第四自然段理解这个词语之后,再提出“我发现,‘水蛇’一次不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威尼斯的小艇轻快灵活的特点,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故意留下悬念,并促进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学生通过联系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前一句,找到了答案,这一答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对威尼斯的小艇的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是具体形象的了解。真是不容易。
6、为了找到更好的方法,只有加强学习,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结合学生不同程度,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重新认识课程与自我,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喜欢
- 小尾巴
- 属相
- 车
- 祖国是摇篮
- 家
- 可爱的小白兔
- 论本领
- 我
- 大树
- 小兔运南瓜
- 我的爸爸
- 小河里的水
- 树叶
- 秋天来了
- 试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 试论民营企业的信息化改造(1)
- 我国公立中小学校教师地位的法理学论析
- 试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1)
- 尊重关怀期待——论述邓小平的教师观
- 浅谈路途运输价钱构成机制变革
- 浅谈规范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思考
- 房地产市场主体利益目标及其规制分析
- 新形势下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探讨(1)
- 浅谈提高教师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及其途径
- 怎样当好一名农村小学校长
- 促进广西北部湾可持续发展(1)
- 浅谈企业业务外包策略
- 出版产业链: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1)
- 牙克石林区冬季奶牛饲养管理技术
- 《要下雨了》识字教学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六
- 《小小的船》教学评析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三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三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五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一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四
-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