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注意学生的朗读体验──《山中访友》教学随笔
小语六年上期《山中访友》是散文家李汉荣的一篇散文,作者所拜访的是一群“非人”朋友,它们中有庄严的老桥、挺拔的大树、智慧的悬崖、活泼的云雀,全文以拟人的手法,凭借清新的笔调,灵动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这么一篇富有新意的文章,我带着学生怎样去拜访这些老桥、露珠、山泉、小花等各个生命的化身,与他们相遇,与他们对话呢?
通过备课,我发现这课的语言极具诗的特质,言辞清晰而流畅,情感真挚而朴素,是引导学生感知汉语言文字魅力的绝好材料,学中的诵读为之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学生朗读中的体验,帮助他们进入角色,感受那惬意,那快乐。
一、有质疑地朗读
当学生刚进入课文时,我是这样子提问: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跟他交流的?或提问: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样感受,我们该怎么读呢?学生各自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他们稚嫩的声音,反映了他们的朴素的情感。
二、有品味地朗读
文中的朋友很多,是否每个人讲话的口气一样呢?告诉学生可以根据人物的对象特点(年龄、身份、心情、环境),如见到老爷爷,心里充满着尊重和敬佩,读时应有不同的口气。为了让朗读焕发新的生命力,我设计了趣味诵读游戏,跟老师对比读,跟同学对比读,读读议议,再疑再议再读,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次尝试的机会,展示的机会和享受参与的机会,同时也是检验学生读出神采、读出韵味的机会。此时的读再也不是机械的张口,而是神采飞扬地读!
三、有创造性地朗读
学生有了朗读体验后,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朗读。如我对学生说:“其实在这山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朋友外,还有无数的朋友,请你逐个与他们打招呼好吗?”学生兴趣盎然,有的与一块普通的石头,有的与一片飞舞的落叶……学生大多数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又增加了自己的想象.可谓精彩.可见,只要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关键的是教师要用敏锐的目光去挖掘文本的字眼、词眼,而后找准文章的切入点,让学生扣开心灵之门后敞开胸怀地读。
四、有配乐地朗读
一曲悠扬的小提琴乐曲由远而近,小学生随着音乐朗读起这篇课文来,相信这时候激荡在他们心中的是丰富的情怀,浪漫的情怀,充满诗意的情怀,这时,是感情交融后震撼灵魂地读,人与自然已经水乳交融在一起了,相信他们将来去探访大自然时一定不会与这些朋友失之交臂的。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地读,入情地读,不但有助于学习积极性地调动,还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新课标明确指出: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它有诸多功能:包括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靠读;掌握语言的规律靠读;情感的激发熏陶也靠读。
总之,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我们语文教师的充分认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排除“拦路虎”
- 秋天的杰作
- 桔园一游
- “啤酒桶”
- 国庆趣事
- 父与子
- 快乐的一天
- 学骑三轮车
- 感动
- 水的自述
- 危险时刻
- 一本好书——《鲁宾逊漂流记》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善良
- 可爱的小金鱼
- 论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视角分析电影片名的翻译
- 谈文化关联与文化翻译
- 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研究
- 行政诉讼中依职权调取证据之限定性研究_行政法论文(1)
- 我国教育财政投入法律救济的问题及对策
- 中英小说风格翻译问题
- 对《边城》两种译文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
- 论孙大雨对商乃诗的新诗创作与翻译实践
- 行政诉讼中的人权保障问题研究_行政法论文(1)
- 对英语翻译探析
- 从接受美学看郑振铎译《飞鸟集》
- 论对资助行政行为的控制_行政法论文(1)
- 论预算听证制度
- 论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 行政诉讼中的规范冲突与出路_行政法论文(1)
-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
- 《与象共舞》A、B案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11
- 《彩色的非洲》教案1
- 《彩色的非洲》教案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10
- 《与象共舞》教材解读
- 《彩色的非洲》A、B案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9
-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1
- 《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 《彩色的非洲》·教学建议
- 《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2
- 《彩色的非洲》·课文简说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