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感悟体验 情感共鸣──《山雨》教学实录赏析
〖片段一〗
把握时机,激活思维
师启发谈话:今年的雨季格外长,好像没完没了,无休无止。瞧瞧,窗外的雨正下得热闹。不过,千万不要烦恼。其实,雨是大自然的精灵,是浪漫的演奏家,她会演奏出美妙动听的旋律。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听。你们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
生一:雨声丁丁冬冬,像一首抒情的钢琴曲。
生二:雨声噼噼啪啪,像调皮的小孩在放鞭炮。
生三:雨声哗啦哗啦,像欢快的小溪在唱歌。
生四:雨声嘀嘀嗒嗒……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想到教室外面去感受一下雨景吗?
学生纷纷走出教室,来到走廊上观赏雨景。
教师相机指导:“你们看到什么?你们又想到了什么?”学生兴趣甚浓,都争先恐后地想一吐为快。在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的同时,学生倾诉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看时机己成熟,教师赶忙把学生带回教室,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生一:我看见无数的雨滴落在水洼里,荡起一个个小圆圈,好像淘气的小鱼在吐泡泡。
生二:雨滴从屋檐上滴下来,就像断了线的珠子。
生三:雨滴打在树叶上噼噼啪啪,落下来,像一串串晶莹透亮的珍珠。
生四:远处的树木、房屋笼罩在白茫茫的雨雾中,隐隐约约看不清。近处的树叶绿得发亮。
生五:校园里的小草挺直了腰,贪婪地吮吸着甘露,广玉兰树叶在雨雾中欢笑,看见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了,真了不起!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山雨》这篇课文中,去看看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雨景图。
〖赏析〗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把握时机,适时创设情景。在教学中建立了一种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学,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在学生有了亲身感受以后,再来接触文本,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思维空前活跃。学习兴趣高涨,这样有利于师生和文本这间进行很好的沟通与交流。
〖片段二〗
感悟体验,情感共鸣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2、再读课文:
勾画出描写雨声及雨中山林颜色的段落,读一读,和同桌说一说,你了解到的雨声及雨中山林颜色是怎样的?
3、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喜欢,怎样才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并把感受批注在旁边的空白处,和学习小组的伙伴交流交流。
〖赏析〗
朗读、讨论、交流,是感悟的基础。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发挥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加深了阅读体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这样处理朗读,学生就会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
课件出示语段: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师:喜欢这一段的同学可以为大家感情朗读,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一:(感情朗读)。
师:读得真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二:雨把山林洗得干干净净,树叶青翠欲滴,绿得发亮。
生三:(读)我满眼都是绿色,我好像也变成绿色的了。
师:说得好!读得也很到位!
生四:我读了这些句子,感觉自己就站在雨中,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使人神清气爽。
师:老师也和你有同感。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真了不起!
师:为什么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很难调出来?
生一:因为绿色太多了,有的深,有的浅,有的浓,有的淡,有的明,有的暗。真是太美了!
生二:这是在大自然的杰作,所以画家画不出来。
师: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再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把对山雨的喜爱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赏析〗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个人的感受、体验,从不同角度进行阅读交流和作品欣赏。可以用自己的话谈阅读感受,也可以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示自己的阅读体验。这实质上是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
【总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本堂课中,教师善于把握时机,适时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不留痕迹地接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通过朗读、感悟、体验,让学生走进文本,想象如诗如画的山林雨景,欣赏优美抒情的语言,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在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的感悟中,学生完全进入文本所描绘的图景之中,整个课堂充满了激情、智慧与想象,最后达到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课堂,对于教者、学生都是一种情感上的享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留在心底的印象
- 冉老师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 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 保护鸟类人人有责
- 范老师留给我的深刻印象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 不要打鸟
-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 保护鸟类
- 艺术与人生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 留在心里的印象
- 保护鸟类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 地方高新技术经济上涨论述
-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 试析网络环境下汉语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 试论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效果探析
- 新形势下加强省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思考
- 浅谈市(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 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 浅谈地方文献在新时期的开发和利用
- 高新技术开发区调查及改善透析
- 试析CDIO思想的聋人工科大学生实践教学
- 简析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分析及对策
- 浅谈设计艺术教学中“体验型”课型重要性探究
- 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考评刍议
- 浅析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功能
- 简析教育家办学精神的时代意义与推进措施
- 《邮票齿孔的故事》 重点字词
- 《动手做做看》 课文相关
- 《动手做做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北京亮起来了》 范文习作
- 《北京亮起来了》 相关介绍
- 《北京亮起来了》 考点练兵2
- 《北京亮起来了》重难点分析
- 《北京亮起来了》 考点练兵1
- 《动手做做看》 教师语录
- 《动手做做看》 范文习作
- 《动手做做看》 知识点精析
- 《邮票齿孔的故事》 重难点分析
- 《北京亮起来了》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北京亮起来了》老师语录
- 《动手做做看》 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