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方式行走于“草虫的村落”
翻新时间:2023-03-14
用自己的方式行走于“草虫的村落”
今天听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执教了台湾作家郭枫写的《草虫的村落》一文。这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
执教老师上的是第一课时,她以“草虫的村落是一个怎样的村落”为线,引导学生对此文作一个整体的感悟。基本的程序是这样:
学生默读课文后,有人回答,我觉得这个一个勤劳的村落,因为第7自然段写“……每一个都用前肢腿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教师于是就板书“勤劳”。学生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充满歌声的村落,因为第6段写着什么什么,稍作理解后板书“快乐幸福”……
最后,得出结论,草虫的村落,是一个勤劳的村落、一个智慧的村落、一个快乐的村落、一个勇敢的村落、一个友好的村落。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种感知缺乏了直观的形象,缺乏了情境的支撑,当然也就缺乏了个性的体验,那么,“感”已无从可“感”,“知”又何来呢?
还有,个别学生的理解,能否替代全班学生的理解?显然不能!就我个人而言,一开始读的时候,最大的感受除了“奇异”还是“奇异”,草虫居然有村落!不光有村落,还有大街,还有小巷!居然有专门的虫子观察气象、有专门的虫子进行建筑设计!还有那只生着坚硬黑甲的“游侠”远游归来的情景,真是栩栩如生……至于“勇敢”、“智慧”等理性的认识,真的一点都没产生;对于众多老师提到的“和谐村落”一词,我也只是认同,但它绝非我最深刻的感受!
这样的文章怎么教,就我个人的水平而言,真的觉得很难。但我相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行走在草虫的村落里,用自己的感受去想象、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一定能走进一个奇异的草虫的世界,一定能让人惊叹不已!语文是一种感性的存在,愉悦的阅读体验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五一采茶记
- 吹泡泡
- 恶作剧
- 我的小花
- 生日
- 我与读书
- 拔笋
- 五一
- 保护环境
- 抓小鱼
- 快乐的一天
- 爱护环境 ( 看图写话)
- 我的妈妈
- 保护小螃蟹
- 体育课
- 浅论村委会选举的法律对策
- 分析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解
- 试论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完善
- 分析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及问题
- 新闻专题片的剪辑技术研究
- 浅谈地缘战略与中国同中南半岛国家关系的发展
- 论微电影之“微” 转向
- 浅析执政党的个体道德
- 浅论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与依法治国实践
- 谈领导干部素质及其完善
- 城市政府公关管理理念的书炙趋匈
- 分析外语影视欣赏与外语学习概述
- 对电影喜宴的中西文化研究
- 浅谈坚持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
-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领导干部素质的新要求
- 《爷爷和小树》一
- 《打电话》片断赏析
- 《王二小》教学设计
- 《兰兰过桥》教学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一
- 《乌鸦喝水》设计二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二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
- 《乌鸦喝水》设计三
- 《比尾巴》教学设计一
- 《比尾巴》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