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7
感悟“野”性美──《索溪峪的“野”》教学案例
【案例描述】
《索溪峪的“野”》是一篇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对索溪峪的山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写。作者先整体概括“山是野的”,再通过对比,突出索溪峪的山那种与众不同的纯天然的、野性的美。围绕这一特点,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具体的描写。“游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使人不由产生一种心惊胆寒的感觉。“千峰万仞、绵亘蜿蜒”,人们置身其中不仅心襟开阔、顿生豪情。“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拦绿水,敢弄倩影”,作者运用诗一样的语言写出了她的俏拔、顽皮、可爱。“旁逸斜出”、“抱伙成团”、“相对相依”、“亭亭玉立”又表现出她的姿态万千、风情万种。读完这段话,让人仿佛置身于索溪峪山中,不得不惊叹于她那种纯天然的、野性的美。
怎样让学生真正去感受这种“野”性的美呢?学生的一句“……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改变了教学预设。
……
师: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作者分几方面来写山是“野”的?
生:作者分三方面来写的,分别是“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师: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描写具体的?你是怎样感受这种“野”性美的?
生:我从“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这三个词体会到山的惊险,尤其是那块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顶上摇晃着,我想见了一定让人感到害怕。
生:读到“一线天”、“百丈峡”,真让人觉得害怕。我猜想“百丈峡”的峡谷一定很深!
生:我查过资料,看到有关“十里画廊”的介绍,这是一条长达6公里的高山峡谷,它怪石林立,奇峰高耸,变化多端,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我真想把它画下来。
好一句“……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时,我想:何不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表现索溪峪的山这种“野”性的美?
师:既然“像一幅美丽的图画”,那么,现在我们用五分钟的时间,选择其中一处景物,命一个名字,用简笔画把这种“野”性美表现出来。
一听说要画画,同学们马上来了兴趣。很快,一幅幅富有“野”性美的简笔画被投到大屏幕上。什么“望石惊心”、“一线天”、“热恋情人”、“敢弄白云”……一条条简单的线条组合,却把那种不拘一格、形态各异的山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是“野”性十足。此时,我和同学们已经陶醉在索溪峪的山这种“野”性的美之中。
……
【教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体验性、综合性的学习。“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珍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首要条件。在综合性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对于各种知识与能力的“整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放手让学生去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这个教学细节,我能根据学生阅读文本时独特的感受,让学生透过文本,从绘画活动中体验、感悟索溪峪山的“野”性美。通过用简笔画,实现了语言文字的再创造,代替了繁琐的讲和读,意味深长地体会到:这里的“野”是相对于那些经过人工雕琢的景观而讲的,是指索溪峪的山没有任何人工修饰的痕迹,是一种纯天然的自然美。同时,利用美术的直观形象功能,促进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之间的交融与课程间的整合,拓展我们无限的教学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让学生任意驰骋美好的遐想,发挥个性特长,真正得到一种愉快的体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玩活力板
- 难伺候的电脑
- 钓鱼,要有耐心
- 第一次看海
- 学校运动会
- 大黄牛与小黄牛
- 我的同学宋佳兴
- 观鱼
- 仙人球
- 我的老师
- 我爱看《三字经》
- 这样的一个人
- 校园里的大松树
- 我的家乡
- 父母的爱
- 中国的人力资本与地区协调发展(1)论文
- 诚信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1)论文
- 摆脱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1)论文
- 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论文
- 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战略(1)论文
- 议浙江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1)论文
- 分析企业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1)论文
- 浅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1)论文
- 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评估的难度(1)论文
- 浅析科技革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1)论文
- 人力资源若干问题释疑(1)论文
- 矿山企业劳动安全与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 浅析激励理论视野中的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 农民增收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1)论文
- 谈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 《鱼我所欲也》教学实录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
- 《鱼我所欲也》教学杂谈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 《鱼我所欲也》教学实录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