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课堂“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索溪峪的野》一课教学谈
合作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现代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合作”、“探究”和“思考”。在学习中,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评价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
教学中,为了体现合作探究,教者经常用到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但这样,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其实,合作探究不仅是小组之间的合作,还有个人与全班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同学之间自由选择伙伴、自由选择合作方式等等,多种合作方式的运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学习的快乐,并且在快乐的学习中打开思维,进行创造,最终实现自主的创造性学习。
李苏苏老师所授的小语十一册《索溪峪的“野”》这一校内研究课,在这方面就做得很成功。
一、打乱座位,自由选择合作伙伴
《索溪峪的“野”》这一课,作者从山野、水野、动物野、人变野等四方面描述了索溪峪美丽的自然风光。教师在带学生初读完课文,了解课文脉络以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教师把代表课文四部分的图片分别置于教室的四个方位,然后说“同学们现在可以自由下位,你喜欢课文的那个部分你就坐到代表那部分的图片旁边去,喜欢同一部分的同学在一起说说为什么你们都喜欢这部分。比比看,哪部分同学的理由最充分。”老师的话刚落音,教室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很快坐到新的座位上,各抒己见。之后的反馈环节更是一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激烈场面。
二、合作互动,自由选择合作方式
为了进一步体会索溪峪的野,进一步发挥合作的作用,教师又提出:各部分的同学分工合作,采用各种方式来展示你喜欢的那一部分,如,读、画、展示搜集的资料等等都可以。这个任务一下达,小组内又马上分好工,开始准备,大组合作下很自然地产生了小组合作。擅长朗诵的同学组成的小组,有感情、有表情的朗读;擅长画画的小组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画展示出来;搜集了资料的那些小组则整理着各种文字、图片资料;还有的小组则对课文用到的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进行分析。这一轮的反馈,场面更热烈。课堂上同学们的“野”把索溪峪的“野”展现得淋漓尽致。
像这样的课学生就“动”了,而且“动”得好。
新课程理念中有一句话:“教师要做学生的伴游,而不仅仅是导游。”所谓“伴游”,就是要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习当中与学生同甘共苦;所谓“导游”,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排疑解难。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核心,“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戏曲的艺术魅力
- 我也追星(周杰伦)
- 中华瑰宝戏曲
- 我也追星(韩庚)
- 中国戏曲是去是留
- 戏曲传统艺术
- 心系黄河
- 追星丧父谁之过
- 给黄河的一封信
- 追星族曰
- 黄河壶口瀑布
- 戏说“明星”
- 走近父亲的秦腔
- 我也追星(居里夫人)
- 我看“追星”现象
- 吉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搜集整理四十年
-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实施素质教育
- 试论河北省教育干部培训工作创新与思考
- 试析文解字添奇趣
- 深化地方文献工作浅谈
- 图文时代的地方文献工作
- 浅谈河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 关于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工作述略
- 地方文献分类思想研究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文献工作概述
- 关于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创新
- 试论小班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
- 江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与开发的思考
- 浅议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
- 《争吵》 趣闻故事
- 《将相和》
- 《争吵》 重难点分析
- 《争吵》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检阅》 范文习作
- 《争吵》随堂练习 巩固篇
- 《争吵》 考点练兵1
- 《检阅》 考点练兵1
- 《争吵》 考点练兵2
- 《争吵》 范文习作
- 《争吵》 教师语录
- 《争吵》 知识点精析
- 《检阅》 考点练兵2
- 《检阅》 训练素材
- 《检阅》 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