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4
多读疑自现,多读疑自消──《詹天佑》课堂教学评析
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是“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如何使学生有疑最终达到无疑,钟老师的秘诀是让学生“多读”,即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疑问,而疑难的解决还是靠引导学生读书。《詹天佑》围绕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做文章,课文的训练重点是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詹天佑》课堂实录,较好地体现了钟老师教学的特点。
一、多读疑自现
在平时的教学中,钟老师每课教学的第一节是自读课,激励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向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詹天佑》的自读课中,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寻疑,并不断释疑,最后处理性的问题集中起来大致是:
1、这篇文章课题是《詹天佑》,可是第二段根本没有写詹天佑,作者这样写是不是离了题?
2、八达岭隧道的六个工作面是怎么回事?
3、人字形线路是怎么回事?而这些问题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课文的重点。
二、多读疑自消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钟老师并不直接交给学生答案,而是采取多种方法扶着学生反复读书。针对学生认为第二段是多余的问题,钟老师顺着儿童思路,引导学生先删去第二段读课文,看文章通不通,再按原文读,然后两相比较。通过读读比比,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詹天佑是在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如果不写第二段,就无法突出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因此,第二段不是多余的,而是必不可少的。而这又是课文训练的重点所在。第2、3个问题,集中表现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能,而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又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一时不能弄清六个工作面和人字形线路,也就不可能感到詹天佑的杰出。钟老师则让学生自己当“詹天佑”,一边读书一边画图,一边读书一边演示。在读读画画和演示中明白了两个隧道的掘进方法,再现了火车在人字形线路行驶的情形。就这样,学生的疑难全在读书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得到了解决,课文的重点也得到了突出。
整堂课给予学生以充分的读书、思考时间,且读得有趣,读得有法,学生积极主动地循着“疑”去探求,自寻答案,自我领悟,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书体验
- 生命的旅程
- 学校的花坛
- 家乡的变化
- 我的妈妈西
- 舞龙灯
- 美丽的江滨公园
- 好成绩可以买得到吗?
- 记一次劳动
- 智慧珠游戏拼盘
-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 暑假里的一件事
- 第一次煮饭
- 森林伙伴去春游
-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 浅议行政事业审计如何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工作
- EXCEL在审计银行存款未达款项中的应用
- 浅议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谈公共财政框架下建设项目审计的发展新空间
-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
- 乡镇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阻碍因素与对策
- 审计结果的公正和审计效率是审计程序追求的目标
- 浅议审计管辖
- 政府采购与国库统一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与对策
- 基建项目决算审计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 抓住四个重点增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针对性
- 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对策
- 论审计干部的修养
- 推行审计公告制度 打造阳光政府
- 国家审计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路径
- 王继波:《我爱这土地》
- 端木蕻良:《早春》
- 《黄河颂》习题精选
- 艾 青:《我爱这土地》
- 蔡运强:《土地啊……》(节选)
- 《黄河颂》习题精选
- 端木蕻良:《鴜鹭湖的忧郁》
- 《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
-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 《土地的誓言》练习题与答案
- 《黄河颂》同步达纲练习
- 秦 牧:《土地》
-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 孙 犁:《老家》
-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