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30
理清思路 美读熏陶──《詹天佑》教学难点突破
《詹天佑》这篇课文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例。课文内容丰富。叙事较为简炼,虽文章开篇点题,中心思想一读便知,但由于文中所写的事件距今天已将近一百年,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十分陌生的,对居庸关、八达岭、青龙桥附近的地势,也只能借语言文字去想像。所以如何使学生动情,受到詹天佑爱国思想的熏陶,激起爱国情感,形成立志学习的动力,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育家叶圣陶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因而,教学本课第一步可以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之情,把课文读通读熟;第二步指导学生“美读”课文,积淀情感。即理清思路,美读熏陶。
一、顺着思路读,读熟课文
1、整体初读,读通课文:
这一步的学习形式为自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可思考下面的问题,初探作者的思路:
⑴课文主要写詹天佑的什么事迹?
⑵先画出最能概括中心思想的句子,再完整地概括出中心思想。
⑶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修筑铁路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
⑷在修筑过程中,詹天佑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2、部分精读,读熟课文:
这一步指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心思想的,顺着作者的思路精读重点内容;结合朗读,体会詹天佑的思想感情。
⑴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
①帝国主义国家要挟清政府的目的是什么?
②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以后,国内外的反映怎样?谈谈你对不同反映的看法。
⑵指导朗读下列句子,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①“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詹天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完全”、“中间的一个”可重读,整句话语气稍重,语速适中,要读得铿锵有力,以回击帝国主义者的要挟。
②“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咱们”、“争了一口气”重读,整句话读得可稍轻快,表达出全国人民的喜悦、自豪之情。
⑶默读第4、5、6自然段,思考:
①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②针对居庸关、八达岭的地势特征,詹天佑是怎样采取施工方法的?
③青龙桥附近的山势坡度特别大,詹天佑是怎样解决火车爬上陡坡的?
⑷各自然段重点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
①“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失掉信心。”这是第4自然段中的句子。可抓住“第一条”、“一定”、“失掉信心”这些词语,指导朗读,整句话要读得坚定有力,由于是“想”的内容,声音不宜过高。
②默读第5自然段,可先理解“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中部凿井法”的意思,再启发学生想像居庸关,八达岭的地势,画一画各自不同的施工方法,体会詹天佑敢于创造的智慧,最后朗读。
③看插图叙述第6自然段的内容,启发学生画“人”字形线路,想像运行情况。
二、指导美读,积淀情感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是课文的重要部分,其“美读”训练如下:
1、老师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塞外恶劣的天气、险象环生的地形,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动之以情,引起情感共鸣,然后让学生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就会体会到有关詹天佑的情景: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在油灯下绘图、计算;遇到困难,神情严肃而又充满必胜信念。
2、在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之前,可针对居庸关、八达岭、青龙桥附近的地势,让学生想像坐火车穿越隧道、运行在“人”字形线路的情景。“带头”、“常常”、“一起商量”包含着对詹天佑工作精神的赞扬。读到这些词语,学生对詹天佑的敬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语气随之加重,语速随之平缓,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跟妈妈学炒鸡蛋
- 雨中未央湖
- 校运会
- 第一次去仙公山
- “尖子”万小康
- 脐橙
- 过大年
- 我想去香港迪斯尼乐园
- 小伙伴胡怡然
- 百灵鸟选美
- 妈妈来得太早了
- 家乡的美
-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 忘记了一件事
- 美丽的地坛公园
- 关于创新和完善外资审计的若干思考
- 对AMIS的功能需求分析
- 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难点及对策
- 浅谈审计取证质量控制
- 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浅析
-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现状及思考
- 浅谈审计风险
- 如何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 基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 关于效益审计的实践与思考
- 浅议企业内部审计决定的有效执行
- 浅析农业发展银行现行稽核体制
- 从某审计项目谈商业银行呆帐核销业务的审计要点与方法
- 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思考
- 期后事项审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影响
- “九·一八”事变简介
- 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与端木蕻良
- 由“端木”所想到的──兼谈《土地的誓言》作者与写作背景的介绍
- 著名满族作家端木蕻良先生
- 日军侵华·平顶山惨案
- 著名满族作家端木蕻良先生逝世
- 日军侵华·血洗华北
- 我所亲历的“九一八”
- 忆端木蕻良
- 九·一八前,日军侵略魔爪多少次伸向中国
- 日军侵华·尸横重庆
- 日军侵华·扫荡中原
- 从“九·一八”说起
- 日军侵华·决口黄河
- 纪念“九一八”:一份血淋淋的遇难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