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5
《中华少年》课文简说
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从结构上来说是先分后总,“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末句小结中华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综观全诗,结构清楚,过渡自然,首尾照应,浑然一体。在感情节奏上,全诗句式匀整,节奏鲜明,句末押韵,朗读时能感受到很强的节奏韵律。8个小节一韵到底,朗诵时显得铿锵、悠远、激情。在方法上,本诗把直抒胸臆和借物(景、境)抒情融为一体,反复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突出了诗歌直接抒情的特点,每个小节中景的选择(如,“碧波环绕的宝岛”)、物的安排(如,“冰山上的雪莲”)、境的再现(如,“军舰长风破浪”)都极具匠心而融情,使无形的情感有了有形、有声、直观、可感的载体。
另外,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编排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本诗,重在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朗诵,也可以是分角色朗诵,还可以是表演朗诵。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生活计划
- 家乡的下枧河
- 给王虹的回信
- 我的朋友们
- 金鱼
- 五官争位
- 夏天的早晨
- 公园夜景
- 乌龟
- 种花草的乐趣
- 老家的变化
- 秋
- 科学游戏
- 一件令我后悔的事
- 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 规范政府职能优化中央与地方税收结构
- 关于公共财政的理论观点综述
- 正确认识税收筹划的积极作用
- 国外遗产税制与我国遗产税制的设计
-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加快财税立法
- 个人所得税管理及其改革与完善
- 论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 美、日、中地方税制比较
- 台湾土地税立法及对大陆的启示
- 纳税人,说出你的权利[下]
-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
- 论我国税法的期间制度
- 缺失治理资源的乡村权威与税费征收中的干群博弈
- 中国税务代理业应借鉴CPAL行来发展道路
- 《桂花雨》教学设计四
- 《梅花魂》综合资料
- 《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小桥流水人家》综合资料
- 《桂花雨》教学设计二
- 《梅花魂》教学设计七
- 《梅花魂》教学设计六
- 《梅花魂》教学设计九
- 《桂花雨》教学设计一
- 《桂花雨》教学设计五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小桥流水人家》片断赏析
- 《鲸》教学设计二
- 《桂花雨》教学片段赏与课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