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给语文课“松绑”──兼评《穷人》一课的教学
真正的语文课堂,不受标签式“结论”的束缚,不受引人入彀而又无关宏旨的“问题”的纠缠,不受预定“程式”的干扰,它应该是学生轻松自由、情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的乐园。而语文学习的过程,应如行云流水,充满着理解的愉悦、顿悟的惊喜和创造的欢乐,闪烁出迷人的个性光彩。
遗憾的是,时下不少语文课拘谨有余,洒脱不足;“牵牛式”的微观提问有余,“开放式”的宏观设计不足;“自以为是”式的课文剖析有余,“举一反三”式的能力训练不足。坐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看得到教师的“苦心孤诣”,却看不到学生的“心领神会”,看得到学生在琐琐碎碎的问题“轰击”下,“频频应招”,却看不到他们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热情和智慧。在看似热闹实则沉闷的气氛中,教师怀抱着教材与教参,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在教师早已划定的“窄窄的小道”上亦步亦趋。这样的课堂,教师放不开手脚,学生也放不开手脚,可谓“门窗紧闭”、“春风不度”。长此以往,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减退,主体意识淡化,成为了“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的被动学习者,语文课的生机与活力,从何而来?
不少语文老师教了几十年语文,到头来越教越不知道如何教;不少学生学了七八年语文,越学越不知道怎么学。语文,似乎是一门玄妙莫测的学问。倒是有些自学成才的文学青年,没有受过多少正八经的“语文训练”,他们却从语文自学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笔者这么说,无意于否定语文课堂教学的成绩,更不是否定语文教师的辛勤劳动。笔者只是认为,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受到了太多理念的约束,从大面积看,语文教师的创造性发挥不够,学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给语文课“松绑”已经刻不容缓!
给语文课“松绑”,关键是思想“松绑”。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钻研语文教材,设计语文教学方案,组织课堂教学,只有彻底冲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樊篱,语文课才会清风拂面,生机勃勃。因为,语文学习是一种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行为,感悟、理解、积累、运用,无不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如果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未被唤醒,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将收效甚微。同样一篇课文,不同的人读它,所感所悟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即使教师对课文阐幽发微,分析得摇头晃脑,头头是道,学生未必能感同身受。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准确洞察他们的学习心理,研究他们的学习规律,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这是语文教学设计的理论前提。《穷人》这篇课文的教学,最大的成功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把课堂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园地。整堂课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出教师科学的学生观和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
给语文课“松绑”,教师要跳出“烦琐哲学”的怪圈,在实践操作中学会“删繁就简”。很多认真的教师,出于一片好心,将课本、教参中提到的观点和自已的阅读所得全变成课堂提问,上课时生怕遗漏了哪个“问题”,一篇好端端的文章被这些“问题”弄得去离破碎,而目全非。语文课充斥着全无用处的一问一答,学生哪还有活动的时空?《穷人》这堂课,找不到这类提问,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开拓思维空间,有较强的思考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譬如,学生根据文章标题质疑,就自己受感动的地方谈体会,自由选择角色朗读课文,揣摩桑娜的内心活动,续写故事等都是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既有较大的“运动量”,又有较大的“吸引力”,学生怎么不畅所欲言?
给语文课“松绑”,教师还得讲究教学艺术。
学生“动”起来,并不是让教师“闲”下来。没有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没有巧妙的课堂调控,没有对教学的短期目标的长远目标的独到领悟,没有对语文学习的本质的认识,学生是不可能“动”起来的。譬如,教《穷人》一课的词语时,教师不是机械地让学生看和记,而是采用引读的方法,这就是教学艺术的表现。在具体的导读过程中,这样富有艺术性的地方就更多了,留给读者去慢慢咀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份特殊的作业
- 感谢
- 云台山
- 绿叶
- 给同学的一封回信
- 一盏灯
- 夸夸我自己
- 愉快的星期天
- 我感到了锤炼的滋味
- 一次灵感比赛
- 妹妹不凡
- 怎样制作生日卡
- 自我介绍
- 告别了我的母校
- 沙木河
- 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研究
- 浅谈人本主义心理学视域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探析
- 关于对胸痹患者护理评估重视时辰节律的探讨
- 试析大学文化软实力的衰微与探寻
- 试论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内生式专业发展探讨
- 探析农村小儿农药中毒状况及健康教育
- 浅析“90后”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 简论将体验式培训引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思考
- 胸部低剂量计算机X线摄影的探讨
- 试析多媒体技术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 浅谈农村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及对策
- 银杏叶注射液对大鼠肠系膜活体微循环的影响研究
- 性激素在男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 简论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及其发展探究
- K252a对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 拯救地球,你可以做什么
- 机会
- 幸福铃
- 《喂——出来》写作背景
- 《喂──出来》阅读指导
- 《喂──出来》研读赏析
- 《喂──出来》语法修辞
- 《喂──出来》写作借鉴
- 《喂──出来》词语解释
- 《喂──出来》问题探究
- 《喂──出来》写作特点
- 《喂──出来》主题思想
- 《喂──出来》结构分析
- 《喂──出来》重难点讲解
- 《喂──出来》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