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30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一堂阅读课,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做到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我觉得一堂成功的阅读课应该让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应该从情感深处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生命激情。让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成为师生共度的一段生命时光,让短短的一节课留给学生无尽的回味带给学生深远的影响。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有关环保话题的课文。在重点段落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指导学生阅读这种方法,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字。比如课文在描写地球遭受破坏的文段,我觉得这部分内容对小学生来说过于理性了,于是我就精心地组织了一段教师旁白叙述,加上震撼的音乐。这些地球遭受破坏的镜头,我希望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还有这些极具震憾的音乐能带给学生心灵的一些冲击,我希望能够借助形象来激发情感,在情感的陶冶中使学生产生联想。
此时此刻,在学生的心目中,地球已经不再是地球,而是一位可爱、可亲、无私、慷慨的人类的“母亲”。随着对话的深入,沟通的拓展,后悔的心情产生了,心痛的感觉找到了,幡然醒悟的滋味尝到了。
这节课,我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体内化,主体自悟,激发了孩子的情思。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球母亲”的怀抱时,他们的自由天性舒展了,他们尽情地诉说着自己对“地球母亲”的心声。一声声、一句句饱含真挚感情的话语,多么令人心酸,扣人心弦。那不是仅仅用语言在说,而是用心在说,用情在说,用自己对“地球母亲”全部的爱在说。
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教师从讲坛走下来如何面对学生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我们深知,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有深厚的修养和学识,还要具备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不是机械控制,不是越俎代庖,重在激励,妙在点拨,贵在引导,使整个教学过程收放自如,快慢有度,动静有节。可是在现阶段,如何控制学生小组讨论的节奏,如何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更广阔的思维,如何对学生的活动收放有度,如何对学生的思考评价到位,以及如何协调资源的大量、多样化掩盖分析思考过程的矛盾等这都是我所疑惑的问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心中的好老师
- 我的妈妈
- 懂事的好孩子
- 快乐的夏天
- 有趣的游戏
- 做果汁
- 观看打乒乓球
- 小花兰兰和小草绿绿
- 我有一个好伙伴
- 美丽的太行山
- 可爱的小鸡
- 小猫可可失踪记
- 蜜蜂与蝴蝶
- 辣椒
- 地上的小蚂蚁
- 客观真实原则之再认识(1)论文
- 浅论我国民法典编纂体例(1)论文
- 关于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
- “知识创作物未保护领域”之思维模式的陷阱(1)论文
-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 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
-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探析(1)论文
- 法律父爱主义与侵权法之失(1)论文
- 在两种宪政设计之间——自由主义与中国宪政改革
-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上)(1)论文
- 论样板戏的角色等级与仇恨视角
- 基督教与西方音乐
- 弘扬先进文化 塑造美好心灵
- 西方目录学史:发展历程与基本文献
- 《画》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雪孩子》教学设计
- 《雨点儿》教学设计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 《看电视》教学设计
- 《阳光》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