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3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案例及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社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整篇文章条理清晰,说服力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课文的3、4自然段,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了解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导致了怎样严重的后果,从而明白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授课时,我让学生理解过课文的文字内容后,又设计了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拓展环节,从而更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片断】
师:地球如此无私,慷慨,有些资源原本是可以长期为人类做贡献的,因为人类的破坏,恰恰相反地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你能举例说说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所造成的生态灾难吗?
生:全球气温变暖,使气候变化加剧,引发热浪、飓风、洪水及干旱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
生: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约5米处就能打出水来,但由于人们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现在北京4万口井平均达49米,地下水资源已近枯竭。
生:据环境检测,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全国十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受到污染。
生:森林被伐,风沙漫天,水土流失,人们背井离乡。
生:大气层遭到破坏,导致酸雨的形成。
课件播放地球“美丽可爱”和“生态灾难”的图像。
师为“美丽可爱”配乐朗读:
同学们,你们看,碧蓝碧蓝的大海,雪白雪白的云朵,巍巍的山峰,还有茂密苍翠欲滴的原始森林和娇艳美丽的花朵。这些美景都是地球母亲奉献给人类的礼物,这一切构成了“可爱的地球”。那么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什么?请大胆地赞叹她吧!
生:地球母亲,您真是太美丽了!
生:地球,您太伟大了!
生:地球母亲,我爱您!
生:地球,感谢您给我们创造的美好家园。
师为“生态灾难”配乐朗读:
这是台风丹娜袭击浙江省时树断人飞的场景。在这幅图上大片农舍被沙尘暴无情淹没。被酸雨腐蚀的森林已经枯萎,寸草不生。人类对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已使全世界许多地方陷入水的危机。有人说“最后一滴水,它的价格将与血液等同。”人类对生态的破坏使地球变的非常容易破碎。看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画面,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
生:地球妈妈太可怜了,她在哭泣。人类啊,请你们醒悟吧!
生:人类正在为自己的无知愚昧付出代价,保护地球现在就要行动。
生:只有地球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地球才孕育了如此丰富的生命。因此,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除此之外,我们别无去处。
师:难怪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碎了!”作为地球村的小村民,宣传保护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你能为地球母亲设计一条标语吗?
生:保护生态环境,共撑绿树蓝天。
生:你保护环境,我节约资源,把完好的地球留给明天。
生:用承诺与行动来拯救地球,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
生:请不要向地球母亲的血管里注入废水。
生:还地球妈妈一张干净洁白的脸吧。
生:保护地球,给后代一个蓝天、碧水、绿树的世界。
生:让草地永远是绿色,让天空永远是蓝色。
师:请同学们大声地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环保标语吧!
生自由地包含深情地发出内心的呼喊。
师:植树造林,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创建美好家园。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太阳能、核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分使用。同学们,让我们用承诺与行动来保护地球,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吧。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课下,推荐同学们阅读纪伯伦的文章《田野里的哭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两处:
1、把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地位较为充分地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学生课前搜集搜集资料,举例说明人类所造成的生态灾难,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再如,设计环保标语,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述和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课堂出现热烈活跃的场面。
2、课件播放地球“美丽可爱”和“生态灾难”的图像,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很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地球的美丽与遭受的破坏,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对比,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配乐解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一教学情境的设置既让学生对地球现状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又唤醒学生保护地球的决心,很自然地过渡到后边的学习过程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实用的桌子
- 学外语的猪八戒
- 春风吹
- 我家的石榴树
- 美丽的深圳
- 我和收割机比收稻
- 霜花
- 菜市场一游
- 我们的学校
- 菜市场
- 书信手机电脑
- 冬天来了
- 电视机
- 美丽的龙潭峡
- 荷花湖
- 论 《天堂蒜薹之歌》 中的红色马驹意象
- 论贾平凹小说中末路英雄的孤独
- 寻根文学思潮中的寻根意识
- 文渊阁本《汉书》及《钦定四库全书考证·汉书考证》
- “士”的人格,“仕”的权利
- “王道”与“人道”
- 黄廖本、 邵本 《现代汉语》 语音章节之比较
- 孙觉《春秋》学对啖赵陆的继承和发挥
- 论新兴网络称呼语“亲”
- 基于空间向量模型的先秦文献相似性研究
- 探析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的悲剧命运
- “芋”的异称理据
- 胡适与中国现代白话新诗创作
-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与《大正藏》异文比勘
- 苍凉之上的悲剧人生
- 13、在大海中永生作业设计
- 《陶校长的演讲》字词过关练习
- 《老师,您好!》练习评测一
- 《秋天》练习评测二
- 《李时珍夜宿古寺》练习评测
- 《九寨沟》练习评测
-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作业设计
- 《读书莫放“拦路虎”》练习
- 《伊索寓言》练习测评
- 作业设计
- 《九色鹿》练习
- 《陶校长的演讲》作业设计
- 作业设计
- 《在大海中永生》作业设计
- 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