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31
也谈略读课文的教学──评《青山不老》一课
方丽敏老师执教的《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长久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我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十分疏忽,也从来不敢上公开课的时候,上一篇略读课文,平时,对略读课文,总是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开学初,杭州市教研员刘荣华老师来校听课指导,施奕老师执教一篇略读课文《桂花雨》,当时。刘荣华老师提出,精读课文研究的人多,略读课文研究的人少,你们可以对略读课文早作研究,当时,我也查找了许多资料。
新课标对略读课文的学习目标定位:内容上做到3点:
1、粗知大意,这篇课文讲的是这些人和事。
2、增长见识。(世上竟有这样的情和景,人和事)。
3、有所感悟,(感受、启迪)。
方法上:要求自读自悟为主,教室更加放手。目的上:
1、训练学生略读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
2、将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到略读课文上,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
方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目标定位十分的准确: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提出问题。
2、利用导读抓住三个问题:想一想这些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方老师抓住这3个问题,引导学生捕捉文中重要信息,展开讨论交流。来解决问题,并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地句子。
⑴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属。
⑵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这个问题,通过写一写。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真正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方老师的略读课文教学,我收获不少。我明白了:
1、粗知不是浅知:
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粗知不是浅知,粗知不是少知。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句、学词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2、自主阅读也不是自学:
略读课文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老师说得更少、更精到。但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地阅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我给娇儿留下了伤痕
- 都是爱心惹的祸
- 从天而降的惊喜
- 过节
- 做生意的“三十六计”
- 放学
- 登山变成了逃跑
- 颜色一周
- 我的暑假
- 往日的梦
- 家庭的幸福
- 我的家
- 分数
- 小狗的意外死亡
- 论比例原则对行政执法的规制
- 基于《TRIPs协定》、ACTA、TPP的知识产权执法措施比较
- 夫妻一方名下股权的转让效力探析
- 美导弹防御系统被曝漏洞百出
- 美丽真的需要“冻”人
- 石达开为什么过不了大渡河
- 论商业秘密侵权纠纷
- 新闻侵权的责任认定与防范对策
-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构成及其入罪标准讨论
- 论小区车位、车库权利归属的法律问题
-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 对新公司法出台后挂名股东相关问题的探进
- 古代如何防控家族权力腐败
-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对审判公开的影响及思考
- 论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建设
- 创设氛围,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桂林山水》导语设计
-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 情境教学是阅读训练的有效手段──《桂林山水》课堂教学评析
- 感受最深的教学片断──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有感
-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原文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9
- 《桂林山水》重点难点疑点精析
- 课堂──生命成长的地方──《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有感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6
-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一练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8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8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7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