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少年闰土》课文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中的一段节选。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原名周树人,开始学医,后改学文,走上了一条用文学作品来抨击黑暗的社会、改良人生的道路。
1918年5月他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后来又陆续写出了《孔乙己》、《药》等作品。鲁迅的小说虽然数量不多,却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少年闰土》主要讲述了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给“我”这个世家少爷讲的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等故事,使“我们”之间建立了纯真的友谊。
由于这是一篇小说中的节选,在理解课文时,我们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体会,“我”和闰土之间关系的变化,揭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亲密人际关系的一种向往和期待。
课文共17个自然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也就是“我”与闰土从“未见”到“相见”再到“分别”的过程,可以给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我”与闰土还未相见时,就听长辈说,他与“我”年龄相仿,由于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我”还知道了闰土很会捉小鸟。
第二部分(4~16自然段)写“我”终于见到了闰土。闰土给“我”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比如:瓜地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等。“我”感到闰土心中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这一部分的描写,主要讲述了一个农村孩子丰富的生活,使“我”这个大少爷感到很新奇,也使“我”非常愿意和他做朋友,听他讲更多的故事,和他一起去捕鸟、拾贝……因为“我”和往常的朋友都不知道这些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第三部分(17自然段)写闰土要走了,“我们”依依惜别。
这一部分主要写出了“我”和闰土建立友谊后难舍难分,不得已被分开后,还互相赠送礼物。写出了“我”与闰土之间纯真的友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的夏天
- 音乐改变了我
- 望海潮月夜钱塘潮
- 飘零的一片雪(八)
- 生活如水
- 织梦行云
- 安全食品何处寻?
- 念奴娇 ,南唐遗梦
- 原来友谊是这样
- 轮回曲
- 妈,我想你了!
- 春
- 我心中的伊甸园
- 选择-影响一生
- 读《根鸟》有感
- 不懂浪漫 2014年8期
- 爱国潮席卷俄罗斯
- 少作·自珍
- 遗产纠纷 2014年8期
- 书法高手 2014年8期
- 姥爷的舞蹈
- 蹩脚小说家
- 到巴西看球“早鸟”攻略
- 猜猜我是谁
- 狂欢“同款”
- 拼爹时代 2014年8期
- 绝对清白 2014年8期
- 笑林俱乐部
- 武松打鼠 2014年8期
- 夫妻对对碰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鱼游到了纸上》的细读及策略
- 《普罗米修斯》教学构想
- 《普罗米修斯》教学建议
- 《普罗米修斯》教学案例(片段)
- 《扁鹊治病》的教学片段与随想
- 《普罗米修斯》设计思路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 勇敢的普罗米修斯
-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四下)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片断与反思
- 《普罗米修斯》的细读及策略
- 《普罗米修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